丁胜
丁胜(英文名:Sheng DING),男,1975年出生于汉中市,化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首任药学院院长,拜耳特聘教授,现任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
1999年,丁胜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学士。2003年,其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11年间,其先后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系任职助理教授,副教授。2011年,丁胜任职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化学系,在格拉德斯通研究所担任冠名资深研究员及教授。2014年,丁胜回到中国参与筹建清华大学药学院。2015年12月,丁胜出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首任院长。2016年,丁胜出任GHDDI主任。2022年7月起,丁胜不再担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职务。2023年10月,其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2024年1月,丁胜获得《中国慈善家》2023年度人物荣誉。2025年3月25日,丁胜及团队在《Immunity》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MEF2C restrains microglial overactivation by inhibiting kinase CDK2》的研究论文。
丁胜一直致力于开发全新的化学方法,并将其用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以及发现和鉴定可以调控细胞命运和功能的全新小分子化合物。截至2025年4月,丁胜已经发表160多篇科研论文,研究综述和书籍章节,并在干细胞领域作出多项重要贡献。此外,他作为共同创始人,参与创建了多家生物技术公司。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5年,丁胜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出生,父亲是北京大学高能物理学教授,母亲是北京大学医院的内科医生。从小,他和哥哥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写作业,观摩父亲搭建高等物理实验室里巨大的粒子加速器。他也和哥哥去妈妈的医院里吃饭,看病人在医院里来来往往,逐渐对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产生了特殊的亲近感。初三时,丁胜对化学实验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高中时,他参加在挪威举办的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并获得银奖、免试保送北京大学化学系。1996年,在北京大学读大二的丁胜申请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1999年,丁胜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学士。2003年,其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年至2011年间,丁胜先后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化学系任职助理教授,副教授,其间的2007年,他就作为科学创始人参与创办了Fate Therapeutics公司。2011年,丁胜任职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化学系,在格拉德斯通研究所担任冠名资深研究员及教授。2012年,丁胜获得旧金山商业时报评选的40岁以下的新兴领袖奖。
2014年,丁胜回到中国后,参与筹建清华大学药学院。2015年12月25日,清华大学药学院成立,丁胜担任首任院长。
2016年1月,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与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正式签署共同建立GHDDI的合作备忘录,丁胜出任GHDDI主任,全面负责机构的运行工作。
2018年11月7日,丁胜出席GHDDI新址入驻仪式,并与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等共同为研发中心新址揭牌。
2022年7月起,丁胜不再担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职务。2023年5月11日,丁胜受邀在一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峰会上发表演讲,分享了“细胞命运重编程”对未来医学产业的影响。10月30日,丁胜作为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候选人正式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2024年1月,丁胜获得《中国慈善家》2023年度人物荣誉。
研究方向
丁胜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全新的化学方法,并将其用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研究,以及发现和鉴定可以调控细胞命运和功能(例如,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中干细胞的维持、激活、分化和重编程)的全新小分子化合物。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机理;(2)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谱系(例如,神经、心脏、胰腺等)的分化;(3)人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定向分化;(4)研究细胞的可塑性和重编程过程(例如,生成iPS细胞、转分化等);(5)扩增无分裂能力的成体细胞(例如,心肌细胞、胰腺细胞等);(6)解析参与胚胎发育的信号通路(例如,Wnt、Hh、BMP、FGF等)以及表观遗传学(组蛋白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的分子机制;(7)开发药物发现的新技术。此外,丁胜教授研究团队还会针对所发现的小分子化合物开展大量的工作,通过全面的构效关系分析、亲和层析鉴定靶标、转录组学分析、蛋白质组学分析、化学/遗传上位分析以及体外、体内生化和功能分析,对其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截至2025年4月,很多功能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作用机制已经或正在被确定,它们能够通过上述生物学过程之一对干/祖细胞进行调节。这些研究会最终推动干细胞的治疗性应用,以及帮助开发能够用于体内组织、器官再生或癌症治疗的小分子药物。
主要成就
科学贡献
丁胜实验室开发和应用全新的化学手段,解决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通过不断开发新的方法(例如,筛选技术或生物建模),丁胜研究团队发现和鉴定了一系列能够在体外和体内调控多种细胞命运(例如,干细胞的维持,分化和重编程)的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很多小分子化合物能够在体外和体内调控特异性的细胞行为和表型,而这种变化在其他条件下极难或根本无法实现。另外,这些研究还发现了调控干细胞的新概念和新机制。其开展的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细胞重编程的研究,旨在体外和体内实现将一种类型的细胞转变为同一组织或不同胚层的另一种细胞,是细胞命运调控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研究会最终推动再生医学药物的出现,能够在疾病或损伤后,通过唤醒和指导体内自身细胞,对组织和器官开展原位修复及再生。此外,这些研究成果被用于多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创立,推动了学术和生物制药界开发基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再生医学疗法,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
2022年6月21日,时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的丁胜及其团队首次发现了全能干细胞的体外定向诱导及其稳定培养的药物组合,这个突破性发现被写成论文《采用小分子鸡尾酒组合诱导小鼠全能干细胞》,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该研究有望开启全新的生命创造研究领域。
2025年3月25日,清华大学药学院丁胜及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Immunity》发表题为《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MEF2C restrains microglial overactivation by inhibiting kinase CDK2》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控制小胶质细胞"加速-控速"平衡的关键开关,并成功从2400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能精准修复该系统的药物小分子BMS265246。该研究为孤独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类疾病治疗带来新可能。
主要论著
截至2025年4月,丁胜已经发表160多篇科研论文,研究综述和书籍章节。
所获荣誉
人物评价
丁胜是用小分子调控干细胞的先驱。(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 评)
参考资料
丁胜:人类离永生还有多久?|追光.腾讯网.2025-04-28
Sheng DING, Ph.D..清华大学药学院.2025-04-28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2025-04-29
师资队伍 | 丁胜, PhD.清华大学药学院.2025-04-28
专访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博士:面对突发性“全球健康”危机 如何未雨绸缪做好药物研发储备?.清华大学.2025-04-29
清华大学成立药学院.清华大学.2025-04-28
GHDDI人物 | 为了全球更多人的健康,他们给出了中国方案.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9
钱锋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首任院长丁胜任职近8年后卸任.澎湃新闻.2022-07-27
喜讯 | 祝贺清华大学药学院丁胜教授、肖百龙教授入选“新基石研究员”.微信公众号.2025-04-28
丁胜(中心主任).ghddi.2025-04-29
中国慈善家杂志.新浪微博.2025-04-29
清华大学丁胜团队逆转大脑失控,为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类疾病治疗带来新靶点.澎湃新闻.2025-04-29
动态新闻 |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入驻仪式在京举行.清华大学药学院.2025-04-28
清华大学丁胜团队发表突破性研究:生命起点不一定来自生殖细胞.百家号.2025-04-29
清华大学丁胜团队在国际顶刊《Immunity》发表突破性研究,为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类疾病治疗带来新可能.百家号.2025-04-29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MEF2C restrains microglial overactivation by inhibiting kinase CDK2.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5-04-29
2023新基石研究员资助名单揭晓 支持科学家勇闯“无人区”.百家号.2025-04-29
百舸争流 学海竞帆——北大附中2023年度竞赛颁奖典礼举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