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敬伯(1932年-2013年2月26日),天津人,回族。原名马景伯,1946年正式从艺后改名马敬伯,中国第六代相声演员。代表作品:《开粥厂》《夸住宅》《大保镖》《白事会》等。

马敬伯从小跟随马三立学习相声。1946年春,14岁的马敬伯初次登上舞台演出,并改名为马敬伯。1950年,拜侯一尘为师。这一时期曾任红桥区相声队队长。1956年,赴长春市参与组建吉林省广播曲艺团,就此扎根吉林。开始与王宝童搭伙表演相声并整理了大量相声资料,二人合著出版了的传统相声集《五红图》。1974年,马敬伯收刘威为徒,在他的指导下,刘威后来成为攒底演员。1983年吉林省戏曲学校建立曲艺科,马敬伯担任副主任、相声教师,任教期间发表了很多关于相声表演及理论的文章。1992年10月退休。1997年,应邀赴天津市参加《中国传统相声集锦》的录制,留下珍贵资料。

2013年2月26日早上5时26分,马敬伯在吉林省医院病逝,享年81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2年,马敬伯出生于天津市。他的父亲马桂元在艺术的盛年染上了毒瘾,在他1岁多时被抱给三叔马三立抚养。他从小聪明好学,踏实勤奋,深受叔父喜爱。几年后得知家境贫寒以至于叔叔要卖家当供他读书,他毅然退了学,开始跟马三立学习相声。刚开始的时候,他整天跟着马三立听相声,一年后,马三立开始教他说绕口令《十八愁》与传统段子《八扇屏》。

登上舞台

1946年春,14岁的马敬伯登上了天津河北鸟市声远茶社的舞台,并将名字马景伯改名为马敬伯。这场演出马三立为他捧哏当配角。天津解放后,马三立将其轰动一时的段子《死里逃生》交给了他,在马三立的教导下他反复抄写几遍,把内容牢记在心里,这样他就能领悟段子的内涵,同时又提高了文字能力。

1950年,马敬伯拜侯一尘为师,同著名相声演员赵春田、于春早、白银耳为师兄弟。这一时期曾任红桥区相声队队长。

1956年,赴长春参与组建吉林广播曲艺团,就此扎根吉林。开始与王宝童搭伙表演相声并整理了大量相声资料,二人合著出版了的传统相声集《五红图》。1959年1月,与王宝童、雷再生(单弦演员)、张金印(弦师)参加东北三省赴福建前线慰问团去前沿慰问演出。

文革期间,吉林广播曲艺团的演出终止,他也被安排下乡插队,后回到吉林省吉剧团曲艺队工作。

育人授业

1974年,马敬伯收刘威为徒。他教刘威第一个讲究柳活技巧的传统相声是《汾河湾》,第一个讲究贯口技巧的传统相声就是马氏相声的经典段子《八扇屏》。在刘威表演成熟后,还与他同台演出,亲自为他量活。从他上台表演的第一天起,每场演出,马敬伯都会站在侧幕条看,等他下台后,告诉他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包袱该怎么翻等等,从未落下一场。在他的指导下,刘威后来成为攒底演员。

1983年吉林省戏曲学校建立曲艺科,马敬伯担任副主任、相声教师,任教期间发表了很多关于相声表演及理论的文章。相声《五星楼》原版描写的是农民进城后什么都不会,被城里人戏弄的故事。经马敬伯的父亲马桂元整理后,将讽刺的对象进行了调整,后传授给马三立,因马三立很少表演这一个段子,就又传给了马敬伯,成为其代表作之一。

1986年,马敬伯特意从吉林回到天津市助阵马氏相声专场,并于天津相声演员、马三立的徒弟班德贵合说马氏经典相声《夸住宅》和《大保镖》。

晚年经历

1992年10月,马敬伯在吉林省曲艺团退休。1997年,应邀赴天津参加《中国传统相声集锦》的录制,留下珍贵资料。马敬伯晚年虽然很少出来演出,但他始终关注着相声的发展,也期待着相声的再度振兴,所以他特别提携晚辈,很多活跃在相声演出市场的年轻相声演员、爱好者,如房小满、太荣剑、周全等人都曾得到过马敬伯的指点。

2007年,马敬伯带领自己的徒弟、影视演员刘威回到天津市助阵马志明从艺五十周年相声专场,由于年事已高,他并没有登台表演,徒弟刘威则同马志明的儿子马六甲、相声演员牟洋一同合说了一个新段子为演出助兴。

人物去世

2013年2月26日早上5时26分,马敬伯在吉林省医院病逝,享年81岁。

主要作品

相声作品

以上资料来源

著作

音像作品

个人生活

马敬伯的爷爷是马德禄,父亲是马桂元,在艺术的盛年染上了毒瘾,1940年去世。马敬伯由马三立抚养长大。

1950年4月12日,马敬伯与青梅竹马的姑娘陈学珍结婚。两人育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建一、二儿子建章与三儿子建功。

艺术特色

马敬伯自幼在马三立的严格调教下,在相声“贯口活”方面下过很大功夫。他的表演讲究轻、巧、俏。比如《大保镖》中一段“趟子”(小贯口),“我哥哥拿起一杆大枪,可不能全叫枪。七尺为枪,齐眉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说到这里时不快不慢,类似口语。之后声音不大,清晰利落地说出下面的排比句,一句比一句快,字音轻快,气口俏皮,加上并不多的几个武林架势,给人以美的享受。

人物评价

他从小就是老实孩子,我从没听他说过任何人一句不是,在他眼里别人都是好人。(相声演员 马志明 评)

他是一位老好人,感谢我的老师马敬伯,如果没有这个行当,没遇到这些经历、好人和机会,就没有我的今天。(影视演员 刘威 评)

马敬伯可以说是除了马志明之外,马三立唯一亲自教授过的后辈演员了,但马敬伯的天赋气质与三叔不尽相同,所以对于马氏相声的风格体现不如赵心敏、马志明这二位,但不可否认的他是得到过马三立的亲传的,而且对于文哏类的节目还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北方网 评)

后世纪念

姜昆写唁电表哀悼之情

得知马敬伯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姜昆送去唁电交与马敬伯的关门弟子张耘留存。唁电写道:“惊悉敬伯先生不幸逝世,万分悲痛,我谨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代表曲艺界广大同仁,向先生的家属和吉林省曲艺界表达我们沉痛的哀悼之情。”姜昆表示,马敬伯为相声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去世是曲艺事业的巨大损失,希望同仁完成老人家未竟事业,愿老先生一路走好。

郭德纲微博表达不舍之情

“先生乃相声世家,马桂元之子、马三立之侄。家学渊源,功底深厚。曾于长春拜见,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原定今春四月共聚,奈何先生归真天人两隔。大星殒落,实乃东北地区相声界一大损失。郭德纲携德云社徒子徒孙顿首百拜锥心泣血。”

马志明回忆马敬伯

马敬伯的堂弟、马三立之子马志明透露,因自己的若先关伯父去世早,马敬伯其实就是父亲马三立养大的。谈及堂哥的为人,马先生感慨,“他从小就是老实孩子,我从没听他说过任何人一句不是,在他眼里别人都是好人。”

师徒关系

粗体字为有直接传承关系的师徒

参考资料

相声演员马敬伯病逝.北方网.2024-01-13

马敬伯.豆瓣读书.2024-01-13

马三立侄子马敬伯去世 生前对相声教育事业贡献大.中国作家网.2024-01-13

最感恩马三立的责骂.人民网.2024-01-13

马派相声演员马敬伯去世 享年81岁-马志明忆马敬伯.中国文艺网.2023-11-08

现在相声界的师徒关系表.新浪.2024-01-13

马三立之侄马敬伯病逝(图)-第一时间,东北三省-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4-01-13

马敬伯提携后辈 对相声教育事业贡献大.新浪.2024-01-13

刘威追忆师父马敬伯:还有好多话想听他说.新浪娱乐.2024-01-13

马三立侄子马敬伯去世.人民网.2024-01-13

相声大师马敬伯追悼会举行 徒弟刘威短信作别.中国新闻网.2024-01-13

天王庙.qq音乐.2024-01-13

学评戏.qq音乐.2024-01-13

马敬伯相声专辑.喜马拉雅.2024-01-13

马敬伯去世:马氏相声大师与世长辞.观察者.2024-01-13

马三立侄子马敬伯去世 提携后辈对相声事业贡献大.人民网.2025-03-14

马敬伯病逝 郭德纲微博发文缅怀.新浪娱乐.2025-03-14

马志明忆马敬伯:马三立养大从不讲坏话.新浪娱乐.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