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创办于1985年,前身是莆田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2002年升格为本科,2013年调整为二级学院,改名文化与传播学院。现有中文系、新闻系、广告系、人文素质教学部4个系部,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3个本科专业。全院在校学生1200余人。现任院长孟建煌,书记朱新华

学院概况

文化与传播学院办学近3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博士11人,省百千万人才1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高校杰青人才1人。现有2个校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3个本科专业。承担国家社科项目3项,中央财政支持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省级教学科研平台3个,获省部级成果奖1项。教学科研设备仪器总值678.5万元,实验教学场所6个。

学院机构

机构设置

教学系部

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

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

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要求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

主要课程:

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文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口才综合训练、教育技术与技能训练、语文教学设计训练、教育见习、学生管理、微格教学、中小学教改调查研究、说课与片段教学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

新闻学

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传播知识和技能、宽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科学知识,能够胜任各类传媒机构、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所需的创意、策划、制作等应用型传媒人才,毕业后能在广播电视机构、报社杂志社、广告公司、网络公司、新媒体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创意、策划、编辑、宣传、制作等工作,重点培养网络编辑和Movie Maker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适应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需要,根植莆田市,立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辐射全国,服务莆田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一)知识要求:

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熟知各类媒体的传播特性。

2、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掌握传媒策划、创意写作原理。

3、熟悉中外新闻传播的历史、新闻传播的法规、新闻业务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备现代传媒领域所需的采写、摄影、摄像、剪辑、设计、制作能力。

2、具有适应现代传媒的创意、策划能力。

3、具有网络编辑和Movie Maker能力。

4、具备适应媒介融合时代所需的综合传播能力。

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传播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新媒体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影视制作概论、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技术、报纸编辑、电视摄像、Premier编辑技术、Final cut编辑技术、影视后期制作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摄影实践、电视摄像综合训练、报纸实务综合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Flash制作实训(方向I)、网页制作实训(方向I)、纪录片创作综合训练(方向II)、DV作品创作综合训练(方向II)、中期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广告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高文化素养,掌握广告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类广告公司担任广告创意职务、文案职务、企划职务、媒介购买职务、客户服务职务,在各类新闻媒体从事广告业务,在各类企业负责广告宣传企划沟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广告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广告运作全流程的基本训练,具有在广告公司担任各种专业职务的能力。

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广告学、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2)了解国家关于广告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3)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当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消费群体,了解广告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国外广告行业的发展动态。

(4)具有广告策划、文案、设计、调查、媒介规划及购买、客户沟通、新闻撰写的能力。

(5)具备平面设计、空间设计、视频拍摄与后期制作、广告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对作品的评价能力,能够与相关专业公司及其人员进行流程沟通、业务跟踪。

主要课程:

广告学、传播理论、广告策划、广告文案与创意、品牌战略、广播影视广告、平面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视觉创意与联想、AutoCAD设计、平面设计实践、市场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师资力量

学院社团

新闻协会

本协会全称为“莆田学院新闻协会”,简称“新闻协会”。协会正式成立于2006年3月16日。是由05级新闻系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大学生社团。协会宗旨:新闻协会是以“关注校园动态,繁荣校园文化,培养新闻人才,打造传媒精英”为宗旨,旨在提高广大新闻爱好者的采访写作等综合能力。协会目的:为广大新闻爱好者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交流新闻学习经验,培养新闻兴趣,孕育新闻人才。开展新闻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会员新闻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也为促进莆田学院新闻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广告协会

本协会名称为:莆田学院中文系广告协会。本协会以“为酷爱广告,崇尚创新的同学提供交流合作平台”为宗旨,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实际应用及综合能力。本协会口号:酷爱广告,崇尚创新,广告协会,一个属于你的交流合作平台。

湖畔话剧社

话剧是一种需要崇高艺术追求的美好事物,大学生参加话剧的编排活动,可以不断练习去掌控自身身体协调,情感表达能力,这是任何的现有课程都无法涵盖的重要生活技能。不仅如此,世情冷暖的体验,同学校友感情的交流,也是湖畔话剧社活动中的重点部分。

爱心社

组织名称:莆田学院爱心社

组织宗旨:奉献爱心,扶助贫困,锻炼成才,服务社会

组织性质:本组织直接接受院党委的领导和院团委学生会的指导,是由学院广大学生爱心使者自愿组成的全校性非营利性组织,是由学生自治管理的慈善性团体.

活动开展的方式:(一)积极开展或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二)组织社员为受灾地区,贫困地区,遭受不幸的师生及其他需要援助者进行募捐等活动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三)积极开展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活动,帮助该校及其他学校需援助者。(四)弘扬爱国精神,崇尚科学,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抵制邪教。(五)积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爱心事业,开展社内学习及其他有意义的文艺活动。(六)加强与兄弟社团的关系、其他院校社团的交流和联系、加强与社会慈善机构团体的联系。

爱心基金实施办法:

(一)来源:倡议全校师生自由捐款

(二)爱心基金受益人条件:

(1)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品行端正,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2)校内外学生(家庭确有经济困难,难以支付学习,生活费用)

(3)符合关于特困生的评定标准

(4)生活困难,遇既几其他确需帮助者

(三)受益人应正确对待爱心款,注意勤俭节约,珍惜爱心款,应积极参加学校,社会以及爱心社等组织的公益事业及爱心活动。

(四)学校及“爱心社”理事会有权利对爱心基金受益者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者,除追回全部爱心款外,在本社权利范围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或提交学校处理。

(五)凡有下列情形者,取消其受益人资格:

(1)谎报家庭收入,提供假证明等弄虚作假者

(2)在受益学年内违纪而受到学校处分者

(3)不能正确对待爱心款,铺张浪费,肆意挥霍者

(4)有赌博,严重超越道德范畴,违法行为者。

师范技能交流协会

协会全称为:莆田学院师范技能交流协会

宗旨:让会员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并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创造更大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提高专业水平和师范技能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辅助学校为社会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师人才。

长期目标:建设一个学习型、实践型、专业型的优秀学术社团。使之成为学生实践的平台和社会沟通的桥梁。

工作准则:积极、主动组织参与各种活动,团结、务实、创新,使各部门间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强化协作,提高效绩。

协会活动计划

1、教学观摩,通过观看视频、专家讲座等形式来促进会员对师范技能的了解

2、观看有关教师的励志电影,以此来引导鼓励会员们献身于教育事业

3、进行普通话的指导与培训

4、实习交流,请已经出去实习过的学长学姐来作交流

5、承办“说课大赛”,会员参与举办本次活动

6、教师招考交流,请参加过教师招考的学长学姐现实说法,对考试内容、准备资料、面试该注意的一些方法技巧进行交流

7、举办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知识竞赛

8、教师节时,办一些庆祝活动;遇到其它节日,如圣诞节元宵节等节日时与其它协会进行联谊,一起举办活动

9、为会员联系相关的家教工作

10、出外见习,与中小学校联系好进行观摩见习,或与中小学校里的学生进行联谊,从而互相交流讨论。

文传志愿者

光荣院活动

光荣院是国家对孤老优抚对象实行特殊社会保障的优抚事业单位和社会福利机构。该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莆田学院文传学院、数学学院。莆田光荣院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开发是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为配合光荣院进一步服务烈士军属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文化与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对我院志愿者服务的新挑战。当然,不论在过去的SOS义务家教服务队的建设我们有过怎么样的历史,在接下来的工作里我们依旧会拿出以往的热情与创新,一步步的走向辉煌。我们会一直朝着志愿者的宗旨努力,以志愿者的准则要求规范自己,我们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

从老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老人们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进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同时,通过与老人开展互动活动,用革命精神教育学生,传承革命之志;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培养志愿服务的奉献意识,弘扬志愿服务意识,增强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

“温情手拉手,爱心一路走”义卖活动

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贵州省贵阳的部分小学教学条件恶劣,在校学生是一个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为了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我院青年自愿者服务队特开展了义卖报纸、募捐善款,活动,为他们送去温暖。咪布小学是毕节市纳雍维新镇咪布村的一所乡村小学,位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在校就读学生多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父母常年忙于工作,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如今,由于教室紧缺、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等,学校的学生正日渐减少,是一个急需社会关注并帮助的学校。

为秉承“奉献,关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举办此类志愿者活动。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来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传递爱的行动,让咪布小学的孩子们感受到该校广大老师和学生对他们的关怀,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温情手拉手,爱心一路走”助学募捐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我们公益行动中来。

参考资料

文化与传播学院简介.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2015-06-17

文化与传播学院机构设置.文化与传播学院网站.2015-06-17

莆田学院新闻协会章程.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2015-06-17

广告协会章程.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2015-06-17

湖畔话剧社活动章程.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2015-06-17

爱心社章程.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2015-06-17

莆田学院师范技能交流协会章程.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2015-06-17

“温情手拉手,爱心一路走”义卖活动策划书.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