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袁隗

袁隗

袁隗(?-190年5月10日)字次阳。豫州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东汉太傅,安国康侯袁汤之子,袁逢之弟,袁绍、袁术之叔,其妻马伦为名儒马融之女。

190年5月10日,因袁绍反董卓而被牵连,遭董卓杀害。

人物生平

袁隗,东汉太傅,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名门贵族,汉末枭雄袁绍、袁术之叔,他年少做官,娶汉末大儒马融女为妻。

袁隗比其兄袁逢更早登三公位,曾任后汉太尉、太傅。

董卓专权后,因为袁夫人兄弟起兵反卓,董卓恐其为内应而将其全家杀害。

家族成员

世系

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幼子袁敞为司空,袁安次子袁京之子袁汤为司空、司徒、太尉,袁汤之子袁逢亦至司空,袁逢之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号称“四世三公”。

史籍记载

后汉书

三国志

资治通鉴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魏书》:自安以下,皆博爱容众,无所拣择;宾客入其门,无贤愚皆得所欲,为天下所归。

历代评价

王夫之何进辅政,而引袁隗同录尚书事,隗之望重矣,位尊矣,权盛矣。绍及术与进同谋诛宦官,而隗不能任;进召董卓曹操陈琳郑泰卢植皆知必乱,而隗不能止;董卓废弘农陈留郡,以议示隗,而隗报如议;犹然尸位而为大臣,廉耻之心荡然矣。然且终死于卓之手而灭其家。故夫有耻者,非以智也,而智莫智于知耻。知耻而后知有己;知有己而后知物之轻;知物之轻,而后知人之不可与居,而事之不可以不断。故利有所不专,位有所不受,功有所不分,祸有所不避。不知耻而避祸,是夜行见水而谓之石,不濡其足不止也。以疲老荏弱之情,内不能知子弟之桀鸷,外不知奸贼之雄猜,自倚族望之隆,优游而图免,而可谓有生人之气乎?东汉之有袁氏与有杨氏也,皆德望之巨室,世为公辅,而隗与彪终以贪位而捐其耻心。叔孙豹曰:“世禄也,非不朽也。”信夫!不朽有三,唯有耻者能之:隗与彪,其朽久矣。

参考资料

后汉书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国学网.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