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前身为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前身是2000年1月由原内蒙古农业大学子弟小学转制为民办体制的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小学,是经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于2010年6月批准,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办学主体,实行九年一贯特色学制的民办非盈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连续多年被呼和浩特市政府、赛罕区政府、教育局评为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校园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4729名学生(中学生1535人,小学生3194人);教职工345人。
硬件设施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现有112间多媒体教室,1个录播室,17个智慧课堂教室,6个计算机教室,7个实验室,3个科技文化展厅、1个演播室、1个多功能会议厅、1个200米足球场、2个笼式五人制足球场、8个标准网球场。
办学理念
学校在“乐学会学,健康发展”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自主创新,内涵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方针,明确“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打造百年基础教育名校”的办学目标,弘扬“爱心与责任、务实与创新”的学校精神,实践“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的育人理念和“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构建贯彻落实五育并举要求的动商、情商和智商“三商”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安全稳定是基础,教育教学是中心”工作思路,坚持精品办学、内涵发展,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利用家长学校平台促进家校共育,通过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师生家长的能力;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努力实现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培养目标。经过转制二十年来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培养了品德修养美、文化艺术美、身心健康美的“三美少年”和阳光大气、自主合作、志存高远的“健美中学生”,努力创建了人人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成才,充溢着爱和生命激情的平安文明校园、洁净魅力校园、运动健康校园和智慧数字校园。
办学特色
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前提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促进健康成长,积极探索构建动商、情商和智商“三商”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
体育教育
学校注重彰显体育教育在动商、情商和智商“三商”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中的基础性重要作用,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文件要求,在传承“一踢一跳”“跳绳吉尼斯”“体育节”“运动会”等体育特色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强化规则纪律意识、锻炼敢于挑战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应对激烈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正确对待输赢的阳光心态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学制特色努力探索和完善小初衔接的体育教育模式。实施了以“一个目标、二个机制、三项落实制度、四个品牌特色、五项具体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师生体质提升工程:明确一个目标——让全体师生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的生活习惯;建立两个机制——体育课一二课堂教学和校外体育作业联动机制,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互动机制;出台三项落实制度——全体师生参加的跳绳月测评奖罚制度,班主任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全体师生参与的活动课制度;打造四个品牌特色——一分钟跳绳、一节形体课、一节网球课、一次足球赛;采取五项具体措施——开展了足球、乒乓球、篮球、形体(健美操)、毽球等体育二课堂;足球队、篮球队、舞蹈队、乒乓球队等运动队训练比赛、春秋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校园团体趣味篮球挑战赛、初中学生越野赛、“沐浴阳光 快乐启航”文体活动、“奔跑吧!少年”主题系列文体活动等体育活动;九年级师生晨练和冬训;课外体育作业;初中全体师生的体育活动课和小学的课前课间体育活动。
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带动全体师生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形成了全员德育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内心富足”教育为统领,创建了以“五个校园节日、八个品牌活动”为标志的一系列特色品牌德育教育活动:“五个校园节日”是指紧密结合学科课程的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体育节和校园文化中国艺术节;“八个品牌活动”是指强化理想信念启蒙教育、突出习惯养成教育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少先队建队大会、新学期新打算、升旗仪式班级课本剧、安全文明月志愿者活动、主题夏令营活动、让我们的产品进市场、“小鬼当家”假期见闻和九年级毕业典礼;还有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纪念毛泽东诞辰、烈士纪念日、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和全员参与的班级风采展示等活动。坚持突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开展了团校培训、团员宣誓大会、红歌合唱比赛、军训队列展示、中国近代史知识竞赛、“学习寄语精神展现青春担当”主题团会、德育学堂、国防教育暨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孩子复课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红宝在线”队前教育活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垃圾分类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收看线上心理讲座、线上升旗仪式,开展“劳动托起中国梦、让人生更有价值”国际劳动节劳动周、“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举办了阳光心态工作坊、“校园之声”广播站、红领巾电台、交通消防安全禁毒教育等品牌活动,同时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组建了美术、棋艺、舞蹈、体育、历史和传媒工作室等社团。
智育教育
学校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在扎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课堂教学工作形成了以语文教学为基础、数学教学为龙头,英语教学为特色,其他综合学科为素质教育载体,"比学赶帮超"小组竞赛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教学体系。语文注重阅读和作文兴趣培养,设置了三分钟演讲和三分钟练字等教学环节;数学注重思维和能力训练,设置了“口心算”“趣数演讲”等教学环节;英语注重语言习惯应用训练,设置了“My talk”“one by one”“free talk”等教学环节;音乐掌握口风琴和葫芦丝两种乐器;体育开设了网球课、足球课、形体课和跳绳达标活动等,举办“舞动校园”舞蹈大赛,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和情商动商;计算机课掌握基础信息技术,开展小学科学STEM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美术组开展“小小画笔传递大爱无疆”迎新生美术作品展览活动、联合赛罕区消防救援大队举办“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绘画比赛。同时紧密衔接二课堂开展班主任课、乐高机器人、非洲鼓、街舞、黏土创作、国际数棋、汉字魔方、狸米数学、课本剧、PISA综合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用兴趣激发学生成长进步的内驱力。初中课堂教学工作坚持单元教学、精讲多练的高效课堂模式,通过提升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和老师一同探索真正的学习。初中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得到高中学校广泛好评,学校被确定为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优秀生源基地。
教师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紧紧抓住师资队伍建设“牛鼻子”,扎实推进“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引领并建设了一支富有事业理想和教育追求的教师队伍。通过法律讲座、谈心谈话、演讲等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依法执教意识;派出多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教育国际化、学校内涵发展、课程改革、心理健康、体育课程改革、短式网球教学和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等各类业务培训;利用寒暑假放假后开学前举办师资培训班,举办了拜师会。建设“教职工之家”,为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组织看望慰问生育、生病、住院、生活困难和离退休教职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趣味运动会、基本功大赛、新年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合作交流
学校注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学生文化交流技能培养,利用中小学一、二课堂、学生社团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书法、国画、剪纸、古筝等民俗音乐、棋艺、蒙元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开展“展艺术魅力、炫战疫真情”主题校园文化中国艺术节、“读书明理、阅读启智”主题第十二届读书节、“云端会友 共享书香”读书月等活动、参加“全国绘本教学十三五课题呼和浩特市小学英语子课题中期阶段成果总结交流会——内蒙同频网络教研”暨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实践研究、开展九年级家长学校“压力下的智慧”讲座、举办“消防安全、生命至上”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坚持开放办学、拓展国际视野,近年来先后与美国明尼苏达州英华学校、佛蒙特州布瑞特保罗联合学校、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学区,番禺区星河湾执信中学、沈阳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二连三小、乌拉盖管理区教育局四所学校、四子王旗神州希望小学、包头市昆区青松小学、包钢实验二小、包钢十一小、内蒙古集宁一中附属小学、集宁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分校、呼市桥华学校等多所国内外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和姊妹学校关系。
所获荣誉
2023年6月,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入选。
参考资料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