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围棋外交

围棋外交

在20世纪50年代中日关系冷冻的时刻,周恩来和陈毅选择了两国间的围棋交流,逐渐打开了两国之间的僵局。这就是后来传为美谈的“围棋外交”。

简介

在20世纪50年代中日关系冷冻的时刻,周恩来和陈毅选择了两国间的围棋交流,逐渐打开了两国之间的僵局。这就是后来传为美谈的“围棋外交”。

背景

自二战结束后,美国插手亚洲事务,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新中国建立后,中日两国陷入了冷战状态,政府间交往中断,只保持了一部分民间交流。

在冷战的“铁幕”下,中日两国的民间交往注定会磕磕碰碰,使得在本来形势就不太乐观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长琦国旗事件”。当时是1958年5月2日,日中友好协会长崎支部在市内滨屋百货公司举办中国产品展览会,会场上挂出了五星红旗。当天下午,两名日本暴徒闯入展览会场将五星红旗当场扯下,造成侮辱我国国旗事件,但是当政的岸信介内阁很快将暴徒释放。这一纵容和包庇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事件,引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岸信介内阁亲美反华的行为,将中日民间刚刚发展起来的友好关系几乎推入了绝境。

为了打破僵局,日本前首相石桥湛山于1959年9月率团访华以示友好,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0月,以自由民主党顾问松村谦三为首的自民党众议员代表团果然来访。松村是日本自由民主党元老,曾多次担任日本内阁大臣,与廖承志是早稻田大学的校友。他主张改善中日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松村强调,亚洲应是亚洲人的亚洲,日本应搞好和周边邻国,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他反对岸信介内阁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松村怀着忐忑的心情,于1959年10月19日抵达北京市。在此之前,他除了和校友廖承志有一定交往之外,与中国其他领导人还是第一次见面。然而松村在京停留期间,却和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一见如故,结为棋友。原来松村自幼酷爱围棋,而陈毅也是围棋高手。松村在京期间,与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举行多次会谈。会谈之余,数次与陈毅对弈。当时陈毅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向松村建议,“围棋、乒乓球、书法、兰花都可以交流,不谈政治,只谈友好”,松村欣然同意。受陈毅的感染,在访问即将结束之际,松村谦三请求在中日两国贸易达到一定规模、需要进一步发展时,中国派一个围棋代表团访日,以围棋为突破口推动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发展。陈毅欣然同意。这就是后来传为美谈的“围棋外交”。

在松村的推动下,1960年第一个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了中国。日本著名棋手与中国围棋界人士广泛接触,多次对弈,共同切磋棋艺,结交了不少朋友。1962年,岸信介内阁倒台,鉴于日本内阁更迭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中方考虑可以开展一些活动,于是中央决定派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李梦华为团长,负责对日工作。1962年,以李梦华为团长、孙平化为副团长的中国围棋代表团首次访问日本。出发前夕,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召见代表团一行。陈毅副总理对随行的中日友协会会长廖承志特别交待:“随团家属,要搞两套活动,即围棋团的活动和你个人的活动。不过,后者要顺乎自然,见机行事,不要操之过急。”在周总理和陈毅的指示下,中国围棋代表团首次访日获得了空前成功。

1963年9、10月间,应中国围棋协会的邀请,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联合派团访华,在围棋界的交往史上可以说起到了“里程碑”的意义和作用。日本棋院为了表彰陈毅为推广围棋文化,促进中日围棋界交流所作出的贡献,特授予陈毅围棋“名誉七段”称号。在表彰仪式上,当杉内雅男团长把烫金荣誉证书交给陈毅副总理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大厅。

为了促进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为了推动中日民间友好往来,陈毅副总理还出任了中国围棋协会的名誉会长。此后,陈毅副总理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指导陈祖德等棋手下棋。再后来聂卫平等年轻棋手成长起来,并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横扫了日方,为国人争了光,这和陈毅经常与这些棋手对弈,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商讨如何提高和普及中国围棋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影响

1964年,日本29位著名围棋手发表呼吁书,号召日本八百万围棋爱好者参加要求恢复日中邦交征集三千万人签名的活动。由于中日各界人士长期不懈地努力推动,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联合公报,正式宣布中日两国结束战争状态,恢复邦交。在这一光辉历史篇章中,“围棋外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在中日民间友好交往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