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街亭之战

街亭之战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在公元228年(曹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进行的战役,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的关键战役。关于街亭的地理位置,史学界历来有所争议,主要有位于秦安县陇城镇天水市街子镇等说法。

公元228年(曹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正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从汉中市北伐,进攻祁山。由于曹魏没有防备,蜀汉军队势如破竹,曹魏着手准备御敌。二月,曹叡曹亲自西出洛阳市,坐镇长安,并派张郃曹真率军支援陇右。为了防备魏将张攻击蜀汉军队侧翼,诸葛亮派出参军马谡率军在街亭阻击张郃,但马谡战前违反诸葛亮的安排,舍弃水源在山上屯兵布阵,最终被张郃截断水源,马谡军大败。由于街亭失守,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军主力无法继续进攻,只能撤回汉中。街亭之战的失利导致诸葛亮第一次明成祖北伐失败,此后曹魏在关中的防御不断加强,蜀汉之后的数次北伐徒劳无功。关于街亭之战蜀汉失败的原因,历代多认为是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失职导致,也有一些学者从地理、粮食等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诸葛亮在街亭受挫后返回汉中市,追究先锋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的责任,“戮谡以谢众”。但他又“为之流涕”,并上疏“请贬三等”,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悲剧故事。明初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大加渲染,使得这段历史故事成为诸葛亮执法严明、不徇私情的重要例证,既为后人行事所援引,也在汉语中增加了“挥泪斩马谡”这样一个成语。

战役背景

226年(魏黄初七年,蜀建兴四年),曹丕曹丕驾崩,曹叡即位后任命夏侯楙驻守长安关中空虚。次年,孟达和诸葛亮多次通信,秘密答应归蜀;孟达和魏兴太守申仪有隔阂,申仪秘密上表告发了孟达。孟达听说后,惊惶恐惧,企图举兵反叛;司马懿写信安慰劝解了他,孟达因此犹豫不决。司马懿则秘密率军进讨,攻打新城。诸葛亮见有机可乘,便决定大举北伐。

公元228年(曹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正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从汉中市北伐,放出消息要从斜谷道攻取眉县(今陕西省眉县),并派赵云邓芝率领一支军队作为疑兵,占领箕谷绥阳谷道,诸葛亮则亲自率领主力攻打曹魏的祁山(今甘肃礼县附近)。由于曹魏内部认为刘备死后蜀汉无力入侵,没有任何准备,因而蜀汉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天水市(今甘谷县)、南安(今陇西县)、安定(今甘肃镇原)三郡不战而降,曹魏宝鸡市刺史郭淮、天水太守马遵皆败逃、退保上邽(今甘肃天水),魏将姜维投降蜀汉,一时关中大震。

战役过程

曹魏反击

在得知诸葛亮声东击西,亲自率主力进攻祁山后,同年二月十七日,曹叡曹叡亲自西出洛阳市,坐镇长安,同时派出魏将曹真张郃率军迎击诸葛亮,曹真率部在箕谷绥阳谷道与赵云军对峙,张郃率领步兵、骑兵五万进攻诸葛亮。

任用马谡

蜀汉军队当时正在准备进攻尚未降服的广魏(治临渭区,今甘肃天水东北)、陇西县(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二郡,企图夺取整个陇右。诸葛亮在得知张郃率军支援陇右后,为保障主力侧翼安全,准备派出一支军队阻击张郃。此前诸葛亮出兵祁山之时,没有用宿将魏延吴懿为先锋,而是任用参军马谡为先锋。这一次诸葛亮便派马谡率领军队前往街亭阻击张郃

马谡战败

马谡率领军队抵达街亭后,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据险防守,而是舍弃了水源屯兵南山,裨将军王平多次劝阻马谡,但马谡都没有听从,王平只能率千余人,另立营寨。张郃率领魏军到达街亭后,先断绝了马谡军的水源,然后发起攻击。在张郃的攻击下,马谡军大败,部众四散奔逃,只有王平率领的千余人擂鼓防守。张郃怀疑有伏兵,于是没有继续追击,王平得以收拢各部残兵撤退。

战役结果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率领的蜀汉军主力侧翼受到威胁,同时蜀汉将领高翔也在列柳城被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击败,诸葛亮军失去了继续进军的据点,只能迁徙西县的人口千余家向汉中市撤退。赵云邓芝箕谷绥阳谷道也被曹真击败,赵云亲自断后,蜀汉军损失不大。此前投降蜀汉的曹魏三郡也被曹真、张郃重新平定。诸葛亮在街亭受挫后返回汉中,追究先锋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的责任,“戮谡以谢众”。但他又“为之流涕”,并上疏“请贬三等”,赵云也因在箕谷被曹真击败而被贬为镇军将军。而在街亭之战中劝谏马谡、收拢败军的王平则被越级提拔为参军

影响与评价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向蜀汉后主刘禅上疏反思:“我以微薄的才能,亲自统领大军,不能严明典章军法,导致街亭之战因马谡违抗命令而失败,箕谷绥阳谷道方面也因缺乏戒备而失利,这都是因为我用人不当。”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编的《中国古代经典战争战例》中认为:街亭之战的失利导致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的失败,此后曹魏渭河平原的防御不断加强,增派精兵强将,在秦岭主要通道筑城控制谷口,并针对蜀汉军长途跋涉,粮运因难,作战难以持久的弱点,采取坚壁不战方针,使蜀汉之后的数次北伐徒劳无功。

相关研究

街亭地理位置

关于街亭之战的地点——街亭的地理位置,历代的文献记载不一。《通典》记载街亭在陇城县西北,《元和郡县志》记载陇城县就是街亭,《太平寰宇记》记载街亭在陇城县东北。后世学者对于街亭的具体位置也多有研究,众说纷纭。徐日辉在《街亭考》一文中认为街亭在秦安县东北九十里之陇城镇;吴洁生在《诸葛亮首出祁山之役考述——兼论街亭的地理位置》一文中认为街亭即天水市东南七十里之街子镇;薛方昱在《街亭故址考辨》一文中认为街亭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二十五华里的恭门乡上城子。

蜀汉失败原因

关于街亭之战蜀汉失败的原因,历代多认为是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违抗命令导致,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徐日辉在《“陈仓渭水道”与街亭战役考》一文中认为,对“陈仓渭水道”的控制是曹魏取得街亭之战胜利的原因,魏雍州刺史郭淮利用从上邽通往渭河平原的“陈仓渭水道”与关中取得信息联系,并在完成对街亭战役的攻击时,率先打击据守在马谡侧翼的列柳城守将高翔,为张郃总攻马谡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童力群在《粮食困难是蜀军失利于街亭战役的重要因素》 一文中认为,曹操通过建安二十年和建安二十四年的两次大移民,将汉中郡武都郡变成“无民区”,这导致蜀汉军队不能就地征调粮食,亦不能就地征调运粮的民夫,致使街亭战役中蜀汉军队缺乏粮食,最终被魏军击败。

相关作品

明初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对街亭之战大加渲染,在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一章对街亭之战进行了描写。罗贯中增加了诸葛亮在祁山寨中,料定“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马谡请命出征,诸葛亮重申“街亭虽小,干系甚重”,马谡则立军令状保证:“若有差失,乞斩全家”;在具体作战过程中,马谡又不听诸葛亮事先的安排告诫,自作聪明在山上列阵对敌,以致败失街亭;当诸葛亮追究丢失街亭的责任时,蒋琬出面求情,但诸葛亮为“明正军律”,坚持将马谡斩首,这样一系列情节,使得这段历史故事成为诸葛亮执法严明、不徇私情的重要例证,既为后人行事所援引,也在汉语中增加了“挥泪斩马谡”这样一个成语。另外,在《三国演义》中,街亭之战魏军的总指挥被改成了司马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