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艺术学校始建于1957年,是福建省唯一承担培养闽剧表演艺术人才的公办职业院校,新校区占地50.27亩,位于闽侯县甘蔗镇昙石山旁,由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管,校长为徐青。
1958年,学校的前身福州市闽剧艺术训练班扩充为福州市艺术专科学校,设有闽剧班、音乐班、舞蹈班和舞美班。1959年,学校压缩办学规模,更名为福州艺专。1962年,学校由福州艺专更名为福建省戏曲学校闽剧班。2004年4月,学校正式更名为福州市艺术学校,增设包括评话和伬唱在内的福州曲艺表演专业。2009年12月29日,福州市艺术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主体的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落成,学校举行落成典礼暨揭牌仪式。2012年2月19日,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在福州市艺术学校举行揭牌仪式。2016年4月,福州市艺术学校划归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州市艺术学校拥有学生249人,其中中职阶段142人,在编专任教师27人,公共基础课教师3人,专业课教师24人,高级讲师6人,讲师11人,双师型教师8人。2015年,福州市艺术学校获得第十二届福建省文明单位称号。2018年5月,福州市艺术学校获得福建省2015-2017年度文明校园称号。
发展历程
1956年,经福州市文化处批准,由福州市闽剧工作者协会主办,设立福州市闽剧艺术训练班。1957年8月,福州市闽剧艺术训练班正式对外招生,共有学员50名,学制五年,主要为福州及闽侯县各剧团培养青少年闽剧表演人才。1958年,福州市闽剧艺术训练班扩充为福州市艺术专科学校,设有闽剧班、音乐班、舞蹈班和舞美班。
1959年,福州市艺术专科学校压缩办学规模,改称为福州艺专。1962年,福州艺专改称为福建省戏曲学校闽剧班(行政仍属于福州市文化局),地址在福州市通湖路。60年代中期,福建省戏曲学校闽剧班解散。1975年,福州市闽剧班恢复。1978年,福州市闽剧班招收了闽剧表演专业学员40名,学制五年。
1987年,受福州市文化局委托,创办了福州市文化艺术高级职业中学。1993年3月,闽剧班新教学大楼竣工。1994年4月2日,福州市编委同意闽剧班事业编制由原来的8名增至20名。1999年,学校招收了闽剧表演专业、闽剧音乐专业学员60名,学制六年。
2003年9月,福州市文化艺术高级职业中学增设了曲艺班,招收21名曲艺学员,学制三年。2004年4月,学校正式改名为福州市艺术学校,增设福州曲艺(福州评话、伬唱)表演专业。2005年2月18日至21日,学校组织25人的演出团,作为福州市首个“两马同春闹元宵节”联欢团成员之一,赴马祖参加“两马同春元宵”文化交流,演出闽剧歌舞《金鸡闹春》和传统闽剧剧目片段。2006年9月,学校成立了福州市闽韵艺术团。
2007年11月14日,福州市艺术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勘探、设计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中标单位为“中城建(福建)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年5月4日,福州市艺术学校团支部被评为“2007年度福州市红旗团(总)支部”。2009年12月29日,福州市艺术学校新校区一期工程主体三座大楼(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落成,学校举行落成典礼暨揭牌仪式。2010年,学校创立档案室,配备专门人员整理与保管档案,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2011年12月24日,学校召开了闽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肖梦尘诞辰100周年纪念会。
2012年2月19日,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在福州市艺术学校举行了揭牌仪式。2013年4月19日,福州市艺术学校顺利通过市文明单位复查工作。2014年5月14日,学校与林则徐纪念馆签定共建协议并授予其“福州市艺术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牌匾。2015年,学校获得第十二届(2012-2014年度)福建省文明单位。2016年4月,福州市艺术学校划归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年5月,福州市艺术学校获得了福建省2015-2017年度文明校园称号。
2019年12月3日,福州市艺术学校艺术系教师支部在甘蔗校区四楼会议室顺利完成换届选举。2020年3月19日,学校启动了“建筑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2021年5月13日,学校举行了第二届“二元制”表演艺术(戏曲)大专班开班暨签约仪式。2022年底,学校正式启用了福州市艺术学校艺术实训剧场。2024年11月20日,福州市艺术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扩大)学习会。2025年4月,学校开展了“清明节时节话清明,传统文化共传承”主题教育活动。
办学条件
整体规模
福州市艺术学校新校区占地50.27亩,拥有学生249人,其中中职阶段142人,在编专任教师27人,公共基础课教师3人,专业课教师24人,高级讲师6人,讲师11人,双师型人数8人。
校园设施
福州市艺术学校共分为生活区、教学区、行政区三大区,生活区除了基本学生宿舍之外,另有可容纳300人的食堂、小卖部、洗涤中心等。学生宿舍每间可住4人,每间25平方米,配备有学生标床、冷暖空调、热水器等基础设施。教学区有剧场,多媒体文化课教室、阶梯教室、电脑室、大练功房、小练功房、琴房等。行政区设有办公楼,各行政机构,另有图书馆、阅览室,档案室,以及为师生提供课余休憩活动的活动室等。
专业设置
学术交流
2009年6月,由福州晋安区闽王王审知研究会组织的闽王王审知宗亲文化交流访问团赴中国台湾,进行两岸共祭闽王大典与闽王学术交流,由福州市文化局创作与排练的歌舞剧《开闽王》先后在马祖、台中等地上演,学校教师谷恩东扮演王审知,林理杰、吴立敏、张林娜、陈潇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演员。
教学成果
2016-2017学年,福州市艺术学校毕业生总数18人,毕业率100%,专业技能合格率100%,双证书获得率100%,毕业生去向渠道呈多元化趋势,其中10人到闽院团就业,1人到舞蹈剧团,2人被大学录取继续升造,5人到公司就业。
2020-2021学年,福州市艺术学校毕业生数30人,总就业人数19人,就业率100%(含升学学生数),对口率100%。2020-2021学年毕业生中升学人数为11人,升学率为36.7%,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第三产业领域,毕业生就业渠道多样,其中以学校推荐为主。毕业生初次月收入平均达3000元以上。
行政管理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学校荣誉
参考资料
师生荣誉
2003年3月,福州市艺术学校参加了"福建省郑奕奏闽剧金奖大赛",其中8位老师获得"优秀园丁"奖,10位学生获得了"优秀新苗"奖,10位学生获得了"新苗"奖。同年9月,学校参加了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福建赛区)选拔赛两位老师获得"优秀辅导"奖,1位老师获得"辅导奖",1位老师获得"优秀演员奖",1位老师获得"演员奖",4位同学获得"新苗奖"。闽剧班获得单位"组织奖"。同年11月,学校参加首届戏曲演唱大赛"红梅奖"决赛,其中1位教师获得"金奖",1位学生获得"银奖"。
2004年3月,福州市艺术学校参加了文化部教科司主办的"蚁力神杯"全国艺术院校华东区(六省一市)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表演奖3名。2005年开春,学校参加福建省"水仙花"戏剧奖院校组比赛,获得优秀新苗奖5名、新苗奖6名、演奏奖2名、优秀园丁奖6名。2007年7月,学校2位学生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十佳"小梅花称号,1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008年1月,福州市艺术学校参加了福建省第九届水仙花戏剧奖戏曲音乐比赛,校闽韵艺术团获个人1个银奖,3个铜奖,乐队获乐队奖。同年,学校参加福建省第九届水仙花戏剧奖,5位学生获新苗奖,1位教师获优秀教师奖,学校获组织奖。颜宝华副校长编导的舞蹈《那一湾海水》获中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比赛福建省选拔赛金奖,舞蹈《搓榯挤搓搓》《月光光》获中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比赛福建选拔赛银奖。
2009年6月,福州市艺术学校陈乃春同志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年9月,学校颜宝华副校长参与琅岐岛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获省、市颁发的个人突出贡献奖。同年12月6日,学校创排的优秀传统闽剧《红裙记》参加第四届福建省中国艺术节暨第二十四届戏剧会演囊括所有优秀奖项,名列第一,获优秀剧目奖榜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设计奖、优秀服装造型设计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优秀灯光设计奖,其中陈乃春、林梦萍荣获"十佳优秀演员奖"、张林娜荣获"演员奖",该剧被专家与观众誉为"数十年来闽剧文化品位的精彩回归"。同年11月,应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的邀请,学校陈乃春、林梦萍等教师赴京参加"名段欣赏"录播,名段剧目有:闽剧《丹青魂》、《兰花赋》选段,《林则徐充军》、《庵堂会母》、《拜塔》、《红鬃马》选场等,在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向全国播出。
参考资料
领导班子.领导班子.2025-04-08
学校简介.学校简介.2025-04-08
福州市艺术学校2021年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福州市艺术学校.2025-04-08
福州市艺术学校单位预算.福州市人民政府.2025-04-08
大事记.官网.2025-04-08
关于我省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候选名单的公示.文明风.2025-04-08
艺术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官网.2025-04-08
艺术学院开展“清明时节话清明,传统文化共传承”主题教育活动.官网.2025-04-08
行政区.行政区.2025-04-08
教学区.教学区.2025-04-08
生活区.生活区.2025-04-08
闽剧科.闽剧科.2025-04-08
曲艺科.曲艺科.2025-04-08
舞蹈科.舞蹈科.2025-04-08
音乐科.音乐科.2025-04-08
荣誉榜.官网.2025-04-08
福州市艺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度).福州市艺术学校.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