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翼核果是一种鼠李科植物,分布于广东海南岛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贵州省西南部和肾茶南部。它是一种藤状灌木,幼枝无毛或被短细柔毛,小枝灰褐色。叶革质,矩圆形或戒椭圆形,长6-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钝或近圆形,稀钝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不对称或稍不对称,边缘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细锯齿。学名为Ventilago inaequilateralis Merr. et Chun,属于冀核果属下的一个植物种。

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海南翼核果

种拉丁名:Ventilago inaequilateralis Merr. et Chun

科拉丁名:鼠李科

属拉丁名:Ventilago

海拔:低海拔

命名来源:(海南植物志)[Sunyats. 2: 38. 1934]

中国植物志:48(1):151

植物形态

藤状灌木;幼枝无毛或被短细柔毛,小枝灰褐色。叶革质,矩圆形或戒椭圆形,长6-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钝或近圆形,稀钝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不对称或稍不对称,边缘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细锯齿,两面无毛或幼时下面沿脉被疏柔毛,侧脉每边8-14(16)条,两面稍凸起,网脉明显;叶柄短,长1-5 毫米,无毛或近无毛;托叶2个,狭披针形,早落。花单生,数个簇生各具短总花梗的聚伞序排成顶生或兼腋生的聚伞圆锥花序或聚伞总状花序,花序纤细,长 3-7厘米,被短柔毛,花黄色,5基数,花梗长约1-2毫米,被短柔毛;花萼被疏短柔毛,萼片内面中肋中部以上凸起;花瓣倒卵圆形,略长于雄蕊,顶端凹缺,基部有爪;花盘厚,肉质,近五边形;子房球形,全部或 3/4藏于花盘内,无毛或被疏短柔毛,2室,每室1胚珠,花柱2半裂。核果长3.5-4.5厘米,翅宽7-9毫米,顶端钝或近圆形,核直径4米,基部1 /3-1/2为萼筒所包围,1室具1种子,果梗长2-3毫米,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厚。花期2-5月,果期3-6月。

产地分布

海南岛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贵州省西南部和云南省南部。生于低海拔的山谷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海南岛五指山山。

参考资料

植物通.www.zhiwutong.com.2011-02-24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db.kib.ac.cn.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