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采桑镇

采桑镇

采桑镇,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采桑镇面积85平方千米,辖28个村委会,290个村民小组。镇党委设47个党支部,党员1680名。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建筑强镇、工业兴镇、生态靓镇、旅游名镇”战略,综合经济实力增速位居林州市前列。

采桑镇下辖28个行政村:南采桑村、南涧东村、南景色村、北景色村、宋老峪村、六家峪村、土门村、天井沟村、付东沟村、秦家坡村、下川村、胡家窑村、北采桑村、南峪村、狐王洞村、大岭沟村、舜王峪村、幸福庄村、王家庄村、棋梧村、柏峪村、南岗后村、秦家窑村、沙河村、洪峪村、葛木村、河北村、西岗村。

2020年,采桑镇投资1800万元,实施镇区形象提升工程,对沿街立面改造、关键节点提升、路灯亮化。2021年,养心湖周边改造提升工程也将付诸实施。2020年,全镇注册企业121家,其中,一级企业9家,全年税收任务1.55亿元,完成1.79亿元,为全年任务的115.48%,实现财税收入大突破。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成立采桑公社。

1983年12月,改称采桑乡。

1996年7月,撤乡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采桑镇辖南采桑、南涧东、南景色、六家峪、宋老峪、北景色、北采桑、秦家窑、呼家窑、下川、南峪镇河北省、舜王峪、沙河市、狐王洞、大岭沟、棋梧、王家庄、西岗、柏峪、幸福庄、南岗后、秦家坡、付东沟、天井沟、土门、葛木、洪峪2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8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采桑镇下辖2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南采桑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采桑镇地处林州市东南部,东与东姚镇接壤,南与桂林镇为邻,西接合涧镇、城郊乡,北连横水镇。区域面积84.7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采桑镇境内大部分为浅山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500~520米,最高处老寨墙海拔602.3米。

气候

采桑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秋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3.1℃,1月平均气温-3.8℃;7月平均气温25.8℃。0℃以上持续期276天(一般为2月28日~12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生长期年平均208天,无霜期年平均195天,最长220天,最短180天。年总辐射126.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564.3小时。

水文

采桑镇境内北部属沮河水系,南部属淅河水系,境内无河流。地下水相对不足,多在地下280米~400米深度。

自然灾害

采桑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每年都不同程度出现,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有时风灾、雹灾同时发生。最严重的一次风雹灾害发生在2010年6月20日下午4时20分,狂风暴雨夹带冰雹突袭采桑北半部,冰雹直径1.5~2厘米,持续时间30分钟,涉及18个村庄,受灾面积4.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

自然资源

采桑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碳酸钙,地质储量5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0.3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中南部。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60万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采桑镇辖区总人口4971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00人,城镇化率6%。总人口中,男性26120人,占52.5%;女性23594人,占47.5%; 14岁以下7194人,占14.5%; 15~64岁36962人,占74.4%; 65岁以上5558人,占11.1%;人口均为杉籽伽。2011年,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9‰。

2017年,采桑镇常住人口31796人。

截至2018年末,采桑镇户籍人口5186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采桑镇财政总收入1810万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76万元,比上年增长45.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0万元,增值税70万元,企业所得税78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77元,比上年增长43.1%。

2018年,采桑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2个。

农业

采桑镇有农业耕地面积5.2万亩,人均1.14亩,40%为旱地。2011年,农业总产值4.0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3.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8000吨,人均362千克,其中小麦6600吨,玉米68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花生、棉花。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5000亩,花生种植面积3000亩,棉花种植面积2000亩,总产值500万元。

采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5万头,年末存栏2.1万头;羊饲养量0.62万只,年末存栏0.56万只;时光鸡饲养量0.6万羽。

采桑镇林业为绿化林和经济林两大类,绿化林分布在山坡丘陵。主要品种为侧柏毛白杨五角槭,2011年末,累计造林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万立方米。经济林分布在山坡地,主要品种有苹果、杏、李、核桃、柿子。2011年,各类鲜果产量8000吨,林果产值2000万元。

工业

采桑镇工业形成以铸造、铝制品、卫生材料为主的支柱产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26.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8%。工业企业.66家,职工426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商业

2011年末,采桑镇有商业网点33个,职工86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

金融

2011年末,采桑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各项贷款余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采桑镇有幼儿园28所,在园幼儿800人,专任教师75人;小学27所,在校生3274人,专任教师2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生971人,专任教师9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采桑镇有农业科技推广中心1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3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人。

文体事业

1993年,建成采桑乡有线电视台,后改称采桑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入户率40%。

2011年末,采桑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8个;各类文化专业户22户;公共图书室40个,藏书20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15人。

2011年末,采桑镇有体育场28个。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采桑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病床11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2张;固定资产总值1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6人,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8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采桑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4户,人数70人,支出13.44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长9%;城市医疗救助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2600人次,共支出13万元,比上年增长6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52户,人数2525人,支出268.7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敬老院1家,床位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5人。社区服务中心1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5万元,使305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采桑镇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6个,邮政业务收入680万元,其中纯收入210万元。征订报纸、期刊2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8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0%;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800户。

给排水

2011年末,采桑镇镇区有深水井2眼及供水管网设施,年供水量1.2万立方米。

供电

2011年末,采桑镇镇区有供电所、变电站各1座。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采桑镇镇区有山地农民公园1处,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

交通运输

采桑镇境内有省道翟阳公路穿镇而过,北起秦家窑路口,东至六家峪砖瓦场,全长9千米。镇道往南有采东路(南采桑一付东沟),呼幸路(呼家窑一幸福庄),往西有呼沙路(呼家窑一沙河),全长21千米。2011年末,镇区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60班次,日均客运量3000余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采桑镇因古时此地桑树成林,采桑养蚕者甚多得名。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林州市人民政府.2024-04-03

采桑镇.河南政务服务网.2024-04-03

林州市采桑镇乡村振兴纪实.腾讯网.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