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花胡颓子(学名:Elaeagnus tubiflora C. Y. Chang)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下的一个种。

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灌木,高约1.5米,无刺;小枝开展成50度的角,幼枝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灰黑色。叶薄革质或纸质,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9.5厘米,宽2-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不反卷或微反卷,上面成熟后无鳞片,干燥后带绿色,下面褐色或褐绿色,密被鳞片,侧脉6-8对,与中脉开展成50度的角,近边缘分叉而互相连接,两面均略明显;叶柄锈色,长7-8毫米。

花黄白色,密被银白色和褐色鳞片,常5-7花顶生或腋生短小枝上成伞形总状花序,花枝锈色或深褐色,长2-6毫米;花梗深褐色,长5-6毫米;萼筒长圆筒形,长9-10毫米,喉部宽2-3毫米,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开展,长5毫米,宽3毫米,内面密生褐色星状短绒毛,包围子房的萼管近椭圆形,密被褐色鳞片,长3-4毫米;雄蕊4,花丝长1.7 毫米,花药阔椭圆形,长1.3毫米,达裂片的2/3;花柱直立,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往头长3毫米,不超过雄蕊。果实未见。花期4-11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

生长环境

管花胡颓子生长于海拔1600-1800米的山地林中。

用途

管花胡颓子经济价值颇大,可以鲜食、可做果品加工原料、可榨油、可观赏、还可防风固沙。

相似区别

管花胡颓子与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nb.)相近,但管花胡颓子萼筒为长圆筒形,长9-10毫米,喉部宽2-3毫米,裂片长5毫米,花柱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直立灌木,可以区别。

峨眉山产的长叶胡颓子(Elaeagnus bockii Diels)也相近,区别在于管花胡颓子的叶下面密被褐色或褐绿色鳞片,花黄白色而不同。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