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繁荒录》是徐风所著的一本散文集,于2020年3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对江南地区古老遗迹的探索,揭示了历史兴替中隐藏的故事,还重现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事件,为读者呈现了人文江南的脉络源流。在书中,徐风采用了先秦散文叙事的传统,注重时代氛围的构建,强调事件起因发展的叙述,着力刻画人物性格的细节。该书的出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内容简介
江南一壶一茶一寺的风物,一碑一谣一人的世情,流转千年化为文脉,士农工商的文化价值观延续至今。隐于历史与山河之间,是从春秋经六朝,沿唐宋至明清,文人往来,进士频出;是田垄村落,碑坊祠堂,乡规民约维护文字尊严,家族传薪秉持耕读传统,时代变迁印刻于乡村面貌。
“中国好书”作者徐风,长居江南,经年累月,遍访乡野桑梓,爬梳典籍方志,以内视角为我们讲述何为江南。在《江南繁荒录》这部最新散文力作中,他以抽丝剥茧的方式,梳理人文江南的脉络源流;取历史上命运关时刻的人与事件,讲述嬗变中的坚守与繁荒。“青玉案”“声声慢”“风满楼”三部曲层层递进,对江南地域的文化现象细作检点,对隐藏于民间的风土、情怀、侠义、肝胆、宽厚、仁爱等传统精神深加描摹,最终,留给现实的迷路人和未来的还乡者一份永不磨灭的江南精神版图。
作品思想
《江南繁荒录》回顾圣贤名流的历史,回溯江南文化拙朴刚正、敦厚温良的传统。在开篇《风与气》“古碑”文中,徐风从千古流芳的残碑断字中,将古地义兴人的铮铮风骨呈现于读者眼前。然而担起这古地风骨的第一人,竟是一位孱弱含羞的浣纱女。只因其于溪边浣纱时,应允了逃亡途中伍子胥的一个承诺,竟在伍子胥回头顾望时,默然投河自尽,用生命维护了诚信的尊严。“伍子胥当上吴国宰相后,再次来到义兴寻找那女子家人,村上人告诉他,此女父早亡,终身不嫁,事母孝纯。其殁后,老母亦亡,家中已无一人。竟然说,此等事情不必在意,乡风如此,换了谁,都会这样做的。”徐风在讲述了贞女故事后,随即又写下了义兴世家出身的周处的一生。这个顽劣乡里、无恶不作的周处,在三十六岁时竟仗剑斩蛟、持弩射虎为民除害。然得知自己竟然也是故乡一害时,决心痛改前非,随后拜陆机为师,洗心革面,转变为勇于担当、著述丰厚的新人。边陲危机时,明知是奸陷害于他,仍义无反顾奔赴疆场为国捐躯,以朝闻夕改的典范人生传颂于世。徐风将两个不同阶层、人生各异的义兴人置于一篇写出,让人对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人性留下深刻印象。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31日,入选《作家文摘》2020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奖。此外,该书还入选2020年4月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
参考资料
在春天,阅读世界 | 2020新京报春季好书.www.bjnews.com.cn.2020-04-10
《作家文摘》2020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揭晓--文化--人民网.人民网.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