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蕉(拉丁学名: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别名旅人木、扇芭蕉,是旅人蕉科旅人蕉属植物,是世界最高的草本植物。其性喜高温多湿的气候,最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3~33℃,不耐寒。野生的旅人蕉主要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的东部,中国的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福建省、台湾等地也有栽培。
旅人蕉的树干像棕榈,高5-6米(原产地高可达30米)。叶2行排列于茎顶,像一把大折扇,叶片长圆形,似蕉叶。花序腋生,花序轴每边有佛焰苞5-6枚,内有花5-12朵,排成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片披针形,革质;花瓣与萼片相似,惟中央1枚稍较狭小;雄蕊线形,花药长为花丝的2倍;子房扁压,长4-5厘米,花柱约与花被等长,柱头纺锤状。蒴果开裂为3瓣;种子肾形;被碧蓝色、撕裂状假种皮。其花期为7-9月。
旅人蕉的地上部分可入药。在中医的功效为清热解毒,主治发热、消渴等。在壮医中具有清热毒的功效,主治发得(发热)、阿幽脘(消渴)等。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观赏植物。旅人蕉还是马达加斯加的国树。其在IUCN濒危保护级别中为无危(LC)。
名称由来
由于来马达加斯加旅行的人口渴时,常用小刀割旅人蕉叶柄,喝其流出的水,从而得名旅人蕉。
又因旅人蕉常生长于热带沙漠之中,其叶柄基部能储存大量水分,可供沙漠旅行者解渴,所以其被称为“旅人树”“救命之树”“贮水器”。
旅人蕉高大挺拔,貌似树木,实为草本,叶片硕大奇异,状如香蕉树,左右排列,对称均匀,如一把摊开的绿纸折扇,又名为“扇芭蕉”。
形态特征
植株
旅人蕉树干像棕榈,高5-6米(原产地高可达30米)。
叶
旅人蕉的叶2行排列于茎顶,像一把大折扇,叶片长圆形,似蕉叶,长达2米,宽达65厘米。
花
旅人蕉的花序腋生,花序轴每边有佛焰苞5-6枚,佛焰苞长25-35厘米,宽5-8厘米,内有花5-12朵,排成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片披针形,长约20厘米,宽12毫米,革质;花瓣与萼片相似,惟中央1枚稍较狭小;雄蕊线形,长15-16厘米,花药长为花丝的2倍;子房扁压,长4-5厘米,花柱约与花被等长,柱头纺锤状。
果及种子
旅人蕉的蒴果开裂为3瓣;种子肾形,长10-12厘米,宽7-8毫米;被碧蓝色、撕裂状假种皮。
花期
旅人蕉的花期为7-9月。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野生的旅人蕉主要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的东部,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
旅人蕉于1962年从古巴引入中国,其在中国的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福建省、台湾等地有栽培。
生长习性
旅人蕉性喜高温多湿的气候,最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3~33℃,夜间温度不能低于8℃,不耐寒。喜光照充足。适生于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耐干旱,忌低洼积水。遇风叶片易被撕裂。
旅人蕉是一种需水性极强的植物。其根部极长,会不断向着土壤深处延伸,其会自动去寻找更多水分和更合于生存的地方,一旦找到,旅人蕉会在根部重新长出一颗新芽,在新的地方生长。
旅人蕉通常每一成干长有20~22片大叶,两端的叶片因叶柄弯折角度较大,不利于持续的挺生和养分之输送补充,故叶片的凋萎是自左右最两侧之部位开始,先是枯萎下垂一段时间后再告断折,因此岁龄较长的旅人蕉,于其高直之茎顶两侧常可见到残留的已断折叶柄基部,被栽育于庭园者则是以人工锯除,以求平整美观。而其生长情形,则是自茎顶正中处长出新叶,再于株干逐渐抽高时慢慢朝往两侧舒展,约2~3年后原本位于茎顶中央的新叶,便会辗转替换到最两边的位置而行将断折入土。在旅人蕉木质化的茎干甫露出土表时,约有10~12片的叶片,待茎部朝上增高而至成株时则会长有逾20片之叶片。直至整株旅人蕉的生命末期,茎干将不再长高,新叶也不再生出,并从两边的叶片开始逐渐朝向中央依序断折,再终止全株的生命。
特性
产水
在旅人蕉叶片的基部划开一个小口子,会有清澈的水流出。在长期进化中,旅人蕉的根逐渐越长越长,能够穿透砂层扎根到细土层里,从地下摄取到更多水分。所以,旅人蕉会“产水”。
储水
旅人蕉的叶柄表面光滑,似有一层类似薄膜的东西(蜡质皮粉),可以折射白天灼热的阳光。每个叶柄之间的结合也十分紧密,基部则有一个凹槽,当下雨时,雨水会顺着旅人蕉的叶片流到叶柄处(也就是叶片之间的缝隙处),使得雨水只进不出,滴水不漏。这些特殊的物理构造使旅人蕉具备了一定的储水能力。
繁殖方式
旅人蕉的繁殖方式多用分株法。盆栽者于早春或开花后,结合换盆,用利刀从根状茎处切开,每株带2~3个芽,小心分开根系,在伤口处涂木炭粉、草木灰或硫磺粉防腐,然后分栽即可。也可用播种繁殖。
栽培管理
旅人蕉的盆栽用土可用园土2份、草炭土或腐殖土1份和沙土1份混合配制而成。盆底多垫粗瓦片以利排水,有利于肉质根的发育。栽植时不宜过深,以不见肉质根为准,过深影响新芽萌发。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特别在长出新叶时要及时施肥。旅人蕉生长迅速,盆栽必须每年换盆。夏季注意防强风吹刮,以免叶片撕裂,影响株形美观。幼苗期宜每年换盆1次,大苗一般2~3年换盆1次。置避风处养护,遇风叶片易被撕裂。旅人蕉对低温的反应极敏感,12℃以下有冷害,长期5℃左右低温,植株即受冷害而死亡。寒潮来时需移入室内或用塑料薄膜覆盖。除炎热夏季应进行适当遮荫外,其他季节应给予充足的光照。生长季要保证水分供应,使盆土经常保持湿润,夏季还应常向叶面喷水以增湿降温。4~6月生长期可多施氮肥,6月以后以磷、钾肥为主。
病虫害防治
通风不良时旅人蕉易受介壳虫的危害,可喷洒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
旅人蕉也常发生叶斑病危害,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旅人蕉的地上部分可入药。
中医功效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发热、消渴等。
壮医:清热毒。主治发得(发热)、阿幽脘(消渴)等。
使用价值
旅人蕉不仅可为人们遮挡烈日阳光且叶柄内藏有许多清水,旅行者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划开一个小口,清凉甘甜的水便立刻涌出,可解游人之渴,一天之后这个划破的伤口可以完全愈合。
观赏价值
旅人蕉是世界著名的热带观赏植物,地栽孤植、丛植或列植均可。另外旅人蕉在亚热带、温带地区可室内盆栽观赏。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旅人蕉的物种数量在逐渐减少。人们出于喜爱和仰慕而精心栽培旅人蕉,实际上是在加速其变异和退化,以至最后可能导致物种的毁灭。
保护等级
旅人蕉在IUCN濒危保护级别中为无危(LC)。
相关文化
马达加斯加将旅人蕉列为国树,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的国徽、钱币和马达加斯加航空的徽章上,都能看到旅人蕉的图案。
旅人蕉也是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BGCI)的图标。
在中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市,旅人蕉为该市的标志性景观,因景洪的古称为“景允”,意为“孔雀城”。而旅人蕉树形舒展,犹如孔雀竹芋。
相关传说
关于旅人蕉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支骆驼商队在沙漠中迷了路,饥渴交迫中突然看到一株巨大的绿色植物,他们折下这株植物的树叶,惊喜地发现折断的地方立刻流出了大量清水。他们凭借这股股清水救回一命下来,并最终走出了沙漠。这种会救命的神仙水,就来自旅人蕉。
参考资料
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 Sonn..gbif官网.2025-03-24
旅人蕉.植物智.2025-03-23
旅人蕉.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23
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 Sonn..gbif官网.2025-03-24
旅人蕉.物种2000官网.2025-03-23
植物手绘笔记——神秘的旅人蕉.风闻官网(中科院之声).2025-03-23
旅人蕉.中国植物志.2025-03-23
旅人蕉.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5-03-24
“火焰蓝”植物小课堂(第2集)——旅人蕉.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2025-03-23
旅人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3-23
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iucnredlist官网.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