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牛白村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华溪镇南部,是一个彝族聚居的行政村。村庄海拔1350米,距离华宁县城和华溪镇政府均为15公里,紧邻华盘公路,交通便利。黑牛白在彝语中意为“有岩子的地方”。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和4个村民小组。主要产业为种植烤烟、香橼、佛手和柑橘属。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94元。2021年11月,黑牛白村入选第九届云南省文明村镇候选名单,并进行了公示。
自然资源
黑牛白村地处半山区,国土面积2.92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600毫米。耕地总面积110亩,其中田8亩,地102亩,主要种植玉米棒、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3971.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0亩,主要种植核桃、柿子等经济林果。
农村经济
2014年黑牛白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3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93万元,畜牧业收入28万元,林业收入4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3万元,工资性收入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39元,农民收入以包谷、蔬菜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在省内务工2人,到省外务工4人。
人口卫生
黑牛白村是一个汉、彝杂居的自然村,其中汉族8人,少数民族159人。全村现有农户50户,共乡村人口167人,其中男性83人,女性84人。其中农业人口167人,劳动力117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农村医疗保险。到2014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8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7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12公里。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
文化教育
黑牛白村适龄儿童在黑牛白小学就读,在校学生14人,小学生入学率100%。中学生就读到华宁县第十中学,距离学校12公里,在校学生6人,入学率100%。
村务公开
黑牛白村到2014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8.9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120个(劳均1个)。有固定资产3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有村规民约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村委会制定村组干部考核管理制度、村组财务管理办法。政务公开以村内的“墙”、宣传图片、图画、村委会的文化宣传队为主,财务公开以口头公开、广播公开为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障村民对村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促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认真贯彻执行《华宁县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华宁县农村集体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等13项管理制度。
基层组织
黑牛白村党员总数12人,党员中男党员8人,女党员4人。团员10人。
基础设施
黑牛白村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50户通自来水,有5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0户。该村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公里。到2014年底,整个村委会共拥有汽车2辆,有农用运输车1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52辆。该村委会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村到2014年底已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整个村委会共有45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4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0户;建有小水窖83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5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2亩。
确立
2014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将皖南确立为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这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文化旅游示范区。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精心谋划并及时出台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11月9日至11日,由安徽日报深圳报业集团发起并主办,徽商传媒·徽商杂志社、安徽报业旅游有限公司、中国桃花潭畔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研讨会在宣城市泾县召开。
参考资料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实施.宣城新闻网.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