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鼻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刺尾鱼科的一种,在中国大陆也被称为板鼻鱼、剥皮仔、松鲷。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从东非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北从琉球群岛,南至澳洲大堡礁海域。体长可达40公分。

形态特征

拟鲔鼻鱼体呈长椭圆形而侧扁,尾柄部仅有一个盾状骨板,有一个龙骨突。头小,头背弧形,随着成长,成鱼在前头部无角状起,亦无瘤状突起。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齿,齿稍侧扁且尖锐,两侧或有锯状齿。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分别具IV棘及II棘,各鳍条皆不延长;尾鳍弯月形,上下叶缘不延长如丝。体背侧呈深褐色,腹侧深色,体侧具不显且大小不一之垂直细纹;尾鳍一致为暗色,基部具白色斑块。骨板基部同体色。

栖所环境

拟鲔鼻鱼为半大洋性鱼种,一般活动于近岸。主要栖息于较深的潟湖或礁区斜坡海域,栖息深度在2-40公尺,较少见到。以浮游动物为食。

用途

拟鲔鼻鱼一般以流刺网、延绳钓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观赏及食用兼具。剥皮后,煮姜丝汤,肉质鲜美。尾柄上骨质盾板非常锐利,易伤人,处理时需小心。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