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松鼠
欧亚红松鼠(学名:Sciurus vulgaris),是松鼠科松鼠属的一种松鼠,别名红松鼠、 普通松鼠、北松鼠、灰松鼠、灰鼠、魔王松鼠等。欧亚红松鼠有40余个亚种,但较为公认的有16个~23个。在中国,动物学马逸清等认为欧亚红松鼠有3个亚种,即:东北亚种、华北亚种和阿尔泰共和国亚种。
欧亚红松鼠体态修长而轻盈,体长为18~26厘米,体重350克左右,雌体较雄体重。四肢强健,前肢比后肢短,趾有锐爪,爪端呈钩状。欧亚红松鼠生活和筑巢于落叶林和针叶林中。这些松鼠喜欢生活在大而成熟的树木中,这些树木可以为它们提供丰富的种子或橡子形式的食物。它们的食物包括浆果、真菌和坚果等。这些松鼠的饮食习惯根据它们居住的地区和不同食物的供应情况而有很大差异。当没有常规主食时,这些松鼠会吃蘑菇和其他真菌、鸟卵、花园花卉和蔬菜。有时会吃树汁。欧亚红松鼠不冬眠,为日行性动物,其70%~80%的活动时间都用于觅食。
欧亚红松鼠由于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严重捕食,幼年欧亚红松鼠的死亡率很高。一般成年野生活6到7年,在圈养条件下寿命更长,可以活到10到12年。欧亚红松鼠雌性进入发情期时,雄性会聚集在她的活动范围内,争夺与她交配的机会。交配发生后,雄性松鼠返回它们的栖息地。欧亚红松鼠,广泛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北部。该物种在中欧仍然非常常见,但在英国,它们现在已从其分布范围的大部分地区灭绝。
分类
欧亚红松鼠有40余个亚种,但较为公认的有16个~23个。在中国,动物学马逸清等认为欧亚红松鼠有3个亚种,即:东北亚种、华北亚种和阿尔泰共和国亚种。马勇等认为,分布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天山的属于鄂毕亚种,因此中国有4个亚种。黄文几等在马勇研究的基础上又将中国欧亚红松鼠的亚种划分为5个, 把分布于河北省、内蒙古地区的华北亚种划分为褐黑亚种、华北亚种。
形态特征
欧亚红松鼠体态修长而轻盈,体长为18~26厘米,体重350克左右,雌体较雄体重。四肢强健,前肢比后肢短,趾有锐爪,爪端呈钩状。耳壳发达,黑灰色,前折时可达眼,冬季耳端有一撮黑色长毛束。吻部、两颊和下颁与背部颜色相同,略偏青灰。腹部自下领后方到尾基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尾长而粗大,为体长的2/3以上,毛密长且蓬松,呈棕黑色。
欧亚红松鼠的头部和背部颜色从浅红色到黑色不等。所有个体(除了那些完全黑化)的腹部都有白色或奶油色的皮毛。耳朵上有长长的毛发,还有长长的毛茸茸的尾巴。在中欧,个体的皮毛颜色从红色到黑色不等,并且许多不同颜色形态的个体同时出现。在英国只有红色成员生活。在意大利南部的西拉地区,那里只发现了黑色。这些松鼠的体毛每年更换两次,而尾毛只更换一次。冬季被毛覆盖更多的脚底,耳毛更长,并且比春夏被毛更厚。在春季或深秋,当个体通常长出新皮毛时,由于缺乏食物、疾病或寄生昆虫感染,毛发的脱落和生长可能会被延迟或阻止。不同地区的颅骨大小也有所不同。在整个欧亚大陆,种群的平均头骨大小从北到南逐渐增大。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欧亚红松鼠,广泛分布在欧洲和亚洲北部,西至伊比利亚半岛、大不列颠岛,东至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北海道,南至地中海、黑海、蒙古北部、中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北至欧洲北端、俄罗斯中北部。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种群密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物种在中欧仍然非常常见,但在英国,它们现在已从其分布范围的大部分地区灭绝。
栖息地
欧亚红松鼠生活和筑巢于落叶林和针叶林中。这些松鼠喜欢生活在大而成熟的树木中,这些树木可以为它们提供丰富的种子或橡子形式的食物。选择作为筑巢地点的树木通常在树干上有中空的空腔或大孔,可以用作巢穴。通常一个巢穴可以使用数年,并且总是保留多个巢穴,以便在遭到捕食者追捕时可以逃脱。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欧亚红松鼠的食物包括浆果、真菌和坚果,也食用叶芽、花蕾、花、苔藓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鸟卵等。主要以针叶树种子、山毛榉树、橡果和坚果为食。他们有一种利用下切牙的力量来打开螺母的专门技术。经过练习,他们能够在短短几秒钟内打开螺母。这些松鼠的饮食习惯根据它们居住的地区和不同食物的供应情况而有很大差异。当没有常规主食时,这些松鼠会吃蘑菇和其他真菌、鸟蛋、花园花卉和蔬菜。有时会吃树汁。
欧亚红松鼠不冬眠,为日行性动物,其70%~80%的活动时间都用于觅食。欧亚红松鼠通过将食物埋在地下或隐藏在树皮中来储存食物。例如将坚果分散贮藏于地面,将真菌分散贮藏在树枝上,属于典型的分散贮食动物。小松鼠从母亲那里学习吃什么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摄取的食物和品种将会增加。每日食物摄入量根据一年中的不同时间而变化。春季吃的食物最多(每天80克),冬季最少(每天35克)。
社群行为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欧亚红松鼠都喜欢单独行动,不会成群结队,除非雄性聚集在雌性的活动范围内,争夺与雌性交配的机会,只有在交配期,雄松鼠和雌松鼠才会短暂地待在一起。幼崽出生后,雄松鼠就会被赶出领地。它们没有领地性,个体的居住范围可能有相当大的重叠。
欧亚红松鼠日常活动以获取食物为中心。他们通常在早上和下午晚些时候最活跃,此时他们消耗的食物最多。在春季和夏季,它们在中午时分在巢中休息以避免酷热。冬季,中午的休息时间可能会很短,甚至完全被跳过。大部分时间都在树上度过,但必要时它们也会来到地面寻找食物或埋藏橡果和坚果等食物。虽然欧亚红松鼠不冬眠,但当遇到暴风雨或强风时,它们会留在巢中休息,只有在必须寻找食物时才会出现。
欧亚红松鼠具有敏锐的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它们通过身体信号、声音(例如警告呼叫)和化学信号进行交流。在家庭群体中,触摸也用于交流。
生长繁殖
生长寿命
欧亚红松鼠由于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严重捕食,幼年欧亚红松鼠的死亡率很高。不到四分之一的欧亚红松鼠能活到一年。一般成年野生活6到7年,在圈养条件下寿命更长,可以活到10到12年。
繁殖
欧亚红松鼠雄性性成熟平均320天,雌性性成熟平均296天;雌性进入发情期时,雄性会聚集在她的活动范围内,争夺与她交配的机会。交配发生后,雄性松鼠返回它们的栖息地。
雌性欧亚红松鼠平均每年在温暖的季节繁殖两次,间隔大约13周产两窝幼崽,通常为5-7只。妊娠期为38-39天,哺乳期为60天~70天。幼崽出生时体重8-12克,出生时无毛且失明。他们的耳道未打开,耳朵未发育,平放在头上。30天后,幼松鼠的眼睛就会睁开,此时它们会开始主动清洁自己并在巢穴周围走动。45天后,幼崽第一次自愿离开巢穴并开始吃固体食物。八到十周大时,后代就完全断奶并独立了,幼体在一年内就生殖成熟。
在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表明,每只欧亚红松鼠东北亚种的巢平均为5个~7个,有明显的换巢现象,即当日出巢后不再返回同一巢,且冬季的换巢频率接近100%。欧亚红松鼠生活在古北界的北部。在寒冷的冬季,也会出现几只松鼠共享同一个巢以维持体温的现象。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在一些地区,欧亚红松鼠的数量急剧下降。
致危因素
欧亚红松鼠在英国,由于北美树松鼠——东部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nsis)的引入,导致该国大部分地区本土欧亚红松鼠消失,灰松鼠可以携带“松鼠痘”病毒(SQPV),这种病毒可以无症状出现,但对欧亚红松鼠来说是致命的,当病毒存在时,灰松鼠可以比正常替代率快25倍的速度取代欧亚红松鼠。在东北亚,一些种群也遭到过度捕猎。其他威胁包括在毛皮和宠物贸易中使用该物种。在城市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也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
保护级别
2023年3月,欧亚红松鼠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
欧亚红松鼠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名录列为近危物种。
欧亚红松鼠被列入《伯尔尼公约》附录III,并在其广泛分布的许多保护区内出现。
欧亚红松鼠被英国哺乳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与人类的关系
欧亚红松鼠因其厚实而奢华的冬季皮毛而被猎杀,这些皮毛在毛皮市场上具有商业价值。他们是某些树木种子的重要传播者。欧亚红松鼠也可以为人类缉毒。2023年,重庆市某警犬大队成功训练出了中国第一批缉毒松鼠,这很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批缉毒松鼠。这支英雄小队里的6位成员是魔王松鼠,即欧亚红松鼠东北亚种(Sciurus vulgaris var. mantchuricus)。训导员称,他们将训练搜爆犬的技术运用到了啮齿动物身上,效果奇佳——当松鼠发现毒品时,就会通过抓挠的方式告诉人类。松鼠体型更小、行动灵活,能胜任物流仓库、快递站等环境复杂的场景。这种灵活性也能帮助松鼠保护自己。缉毒非常危险,相比于身形硕大的犬类,松鼠更容易利用周边环境隐身藏匿,也不容易被贩毒人员报复。另一方面,松鼠的成本也较低。松鼠繁殖能力强,并且由于体重小,吃得也不多,只需提供松子、榛子和少量营养素,就可以保证松鼠健康生长。有研究表明,训练一只松鼠的支出大致是警犬的十分之一。松鼠的工作年限也很长,人工圈养的松鼠寿命可达到15年。
参考资料
Sciurus vulgari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1-15
欧亚红松鼠中国五亚种.中国知网.2024-01-15
Sciurus vulgaris .IUCN.2025-04-12
重庆训练出了第一批缉毒松鼠:鼠鼠我呀,是个公务员啦.澎湃新闻.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