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乐丽花园(法文:Jardin des Tuileries),是法国巴黎一座对外开放的庭园,位于卢浮宫协和广场之间。杜乐丽花园是由王后凯瑟琳·德·梅第奇和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于1564年时为了兴建杜乐丽宫所设计的。

杜乐丽花园于1667年首次对外开放,并在法国大革命后成为公园。从19世纪开始,杜乐丽花园成为巴黎人民休闲、散步及放松心情的场所。

简介

巴黎杜乐丽花园是一座宏伟的公共公园,横跨卢浮宫博物馆和协和广场之间的历史中轴线。中央大道两旁有整齐划一的几何图案式草坪和花圃,近五百株树木和近百座雕塑(现有十七至二十世纪作品)以及多个水池(其中以正对协和广场大门的一个八角形大水池最为瞩目),十八世纪时杜乐丽花园便已成了法国欧洲各地竟相模仿的典范。园内景观优美,是市中心的一片宁静绿洲。杜乐丽花园历史要追溯到16世纪,曾由安德烈·勒诺特尔(法文名:André Le Nôtre)设计,是一座法国园艺和艺术博物馆。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野餐、放松身心,欣赏埃菲尔铁塔巴黎地标。

历史

凯瑟琳·德·美第奇时期

杜乐丽公园的历史要追溯到1564年。当时,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凯瑟琳·德·梅第奇王后决定与儿子弗朗索瓦二世将住所从巴士底附近迁移到卢浮宫凯瑟琳·德·梅第奇王后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新的皇宫,并命人根据家乡佛罗伦萨的风景来设立一座庭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设计,建造了一座带有花园的宫殿。地点选在当时的巴黎城墙外侧,周围有不少建于中世纪的制瓦厂,这座新宫殿也由此得名(“杜乐丽”为法语中“制瓦厂”一词的音译)。

路易十四时期

1662年,路易十四为庆祝第一个孩子出世,在杜乐丽花园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后来这个地方被称为卡鲁索广场(法文名:Place du Carrousel)。路易十四在1664年聘请园林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法文名:André Le Notre)重新设计了杜乐丽花园的花坛和花园。安德烈·勒诺特尔的祖父皮尔勒诺特是凯瑟琳·德·梅第奇的园丁,安德烈·勒诺特的父亲也曾是杜乐丽花园的园丁。

安德烈·勒诺特尔将杜乐丽花园转变成法国式花园,这是他首次尝试这种风格,凡尔赛宫也是他设计的作品之一。1667年,杜乐丽花园首次对外开放,成为法国首座对外开放的皇室庭园。

18世纪

路易十四去世后,年仅五岁的路易十五成为杜乐丽花园新的主人,当时因为法国宫廷已移往凡尔赛宫,所以花园已被遗弃将近四十年。1783年12月1日,科学家亚历山大·凯萨·查尔斯(法文名:Alexander Cesar Charles)与罗伯特兄弟于杜乐丽花园完成热气球升空的实验。1898年6月15日,杜乐丽花园举办了首届车展。举办的各种创新举措,让杜乐丽花园成为一个兼具生活气息和科学实验为一体的场所。

法国大革命

1789年10月6日,法国大革命展开。国王路易十六前往杜乐丽花园,杜乐丽花园仅下午时间对外开放。

1792年8月10日,一群暴徒冲进杜乐丽花园,屠杀花园中国王的卫兵。在国王权力被解除与消灭后,杜乐丽花园成为新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花园。1794年,新政府指派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与圣予贝尔来重建花园,设计了罗马式门廊,纪念性门廊,圆柱以及其他的古典装饰物。今天遗留下来的装饰物位于花园中央的两个池塘附近,由许多雕像装饰的半圆形低墙。

1794年6月8日,马克西米连·罗伯斯比尔为了荣耀最高神祇,在杜乐丽花园里举行仪式,布景与服装设计则是由雅克-路易·大卫来负责。

19世纪

19世纪的杜乐丽花园是巴黎市民的休闲胜地,人们在这里放松身心、社交、散步、娱乐,享受清新空气和绿色空间。

拿破仑·波拿巴于1800年2月19日入住杜乐丽宫,并着手改造其内部,使之成为皇帝的居所,并仿造罗马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凯旋门建造了一个小凯旋门,作为宫殿的正门。

1801年,拿破仑一世下令在杜乐丽宫北侧修建一条新街道,穿越玛丽·德·美第奇所建的马术学校和马厩,以及大革命期间关闭的贵族私人花园和修道院。这条街道以拿破仑1797年的胜利命名,称为里沃利街。拿破仑一世还对花园的内部设计进行了调整,继续在花园举行军事游行和宴会拿破仑·波拿巴失势后,杜乐丽花园一度被奥地利俄罗斯士兵占领。查理十世恢复了君主制,并在花园庆祝圣查尔斯节。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新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成为花园的新主人,他决定在花园中创建一个私人空间,因此将杜乐丽宫前部的一部分用围栏与花园其他区域隔开。

1852年二月革命后,第二共和国结束,拿破仑三世成为花园的新主人。他在花园中设计了花坛、植物和新雕像来装饰他的私人花园。1859年,为了他的儿子拿破仑四世,他将花园的一部分改造为操场。当皇帝不在巴黎时,整个花园,包括私人花园和运动场,都对公众开放。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路易·拿破仑皇帝被俘,巴黎公社在巴黎起义。起义失败后,下令焚毁巴黎的主要建筑,包括杜乐丽宫和卢浮宫。杜乐丽宫在1883年被拆除,原址成为杜乐丽花园的一部分。

20世纪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杜乐丽花园里充满了公众娱乐活动比如杂技、木偶剧院、搭船和骑驴活动,也有贩卖玩具的摊贩。19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公园里举办了击剑项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后,公园里的雕像被沙袋包围,两枚德国发射的远程炮弹在1918年则坠落在花园里。在战争爆发期间,手球运动场变成美术馆,而美术馆的西侧则用来展示克劳德·莫奈的画作《睡莲》。位于花园西端的橘园美术馆则逐渐成为当代西方艺术的展示场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手球运动场被德国人当作为放置他们盗窃或没收而来的艺术品仓库。

在1944年解放巴黎时,花园里发生许多战斗。克劳德·莫奈的画作《睡莲》在这次战斗中受到严重的破坏。

直到1960年代,几乎花园里所有的雕塑都可以追溯至18或19世纪。在1964年-1965年,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下令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将卡鲁索广场周围的19世纪雕像移走,更换成马约尔的当代雕塑品。

21世纪

2024年巴黎奥运会,杜乐丽花园作为巴黎景点,被誉为“露天博物馆”。奥运会期间,悬挂在气球下的圣火就停靠杜乐丽花园。

2024年8月11日23时56分巴黎奥运会闭幕式,从杜乐丽花园走来的火炬手,携带奥运火种入场。在观众的见证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代表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起吹灭火种。

现状

如今杜乐丽花园可见许多雕像,有“露天博物馆”之称。杜乐丽花园位于罗浮宫与协和广场之间,一边依傍塞纳河。杜乐丽花园也成为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的重要景点。

参考资料

杜乐丽花园.卢浮宫网.2024-08-12

杜乐丽花园:一座天然实验室.澎湃新闻.2024-08-12

奥运评谈 “赛事+旅游”巴黎很认真.云南网社会频道.2024-08-12

巴黎奥运会丨在巴黎,写下现代奥运会的新浪漫——第三十三届夏季奥运会闭幕式侧记.新华网.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