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才(1934年11月—2025年5月1日),男,江西九江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翻译家、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王贤才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北京铁路医院、呼和浩特市铁路医院等地工作,历任《江西医药》主编,江西省文史馆副馆长。1985年,王贤才加入九三学社。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5年5月1日,王贤才在南昌市逝世,享年91岁。
王贤才是迄今世界上唯一独立完成《希氏内科学》的译者,其出版的主要译著38部,约5000万字,包括《临床外科须知》《英中医学辞海》《临床药物大典》等书。此外,王贤才最先在全国政协提出“银行储蓄实名制”“火车票实名制”“双休日”等议案,推动落实了实行双休日等多项民生实事。
人物生平
学生时期
1934年11月,王贤才出生于上海市。1946年秋,在上海正风中学附小毕业后,王贤才随家人迁回原籍江西九江,在九江市同文中学继续学业。1951年,王贤才从九江同文中学毕业后,考入时在青岛市的山东大学医学院。
工作经历
1956年,王贤才从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毕业,先后在北京铁路医院、呼和浩特市铁路医院、九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历任《江西医药》主编,江西省文史馆副馆长。1985年,王贤才加入九三学社。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当选“九三楷模”。
此外,王贤才在科技翻译领域精心耕耘,翻译了大量医学书籍,是迄今世界上唯一独立完成《希氏内科学》的译者,出版的主要译著38部,约5000万字。
人物去世
2025年5月1日晚8时,王贤才在南昌市逝世,享年91岁。
社会任职
王贤才加入九三学社后,为九江市九三学社筹备组主任委员,任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首届常委,历任九三学社江西省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委,九三学社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5年起,王贤才任江西省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常委,医卫界的全国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全国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
获得荣誉
人物活动
政协提案
王贤才在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提交提案发言约200件,他最先在全国政协提出“银行储蓄实名制”“火车票实名制”和建立“双休日”制度,他提出的《加强铁路路风建设和保障旅客列车供水》等提案被评为全国政协优秀提案,推动落实了列车旅客供水、火车票实名制、实行双休日等多项民生实事。此外,他在政协呼吁“以人为本”,“无罪推定”,重视《程序法》。提出要给知识分子“让利”,解决工资分配上的“脑体倒挂”。
人物作品
仅收录部分翻译作品,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王贤才投身统一战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多党合作事业,任职政协委员期间,关注民生细节,彰显担当与责任。(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员会 评)
参考资料
痛悼!王贤才先生逝世,享年91岁!他曾最先提出“双休日”制度.大河报-今日头条.2025-05-03
王贤才.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5-05-03
王贤才先生逝世.微信公众平台.2025-05-03
【最美老干部提名奖】幸福的铨释——记江西省政府文史馆王贤才.微信公众平台.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