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镰叶盆距兰

镰叶盆距兰

镰叶盆距兰盆距兰属 acinacifolius Z. H. Tsi)为兰科盆距兰属下的一个种。茎多少扁圆柱形,节间长约1厘米。

形态特征

镰叶盆距兰茎多少扁圆柱形,通常长8-11厘米,粗4-5毫米,节间长约1厘米。叶二列互生,通常镰刀状长圆形,长7-14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并且具2条短芒。

伞形花序具数朵花;花序柄几与叶对生,长1-1.5厘米,上端扩大,基部具2-3枚长1-2毫米的杯状鞘;花苞片小,近肉质,三角形,长1-2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厘米;萼片和花瓣淡黄色带紫红色斑点;萼片近等大,倒卵状匙形,长6-7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

花瓣相似于萼片,但较小,先端钝;前唇白色,横长圆形或扁圆形,边缘多少具不整齐的齿,上面中央增厚呈垫状;垫状物淡黄色带紫红色斑点,光滑无毛,有时在其外围被稀疏的乳突状毛;后唇白色,帽状或半球形,宽约5毫米,外侧具3条脊突,上端口缘高于前唇,前端具1个宽的凹口和其垂直的两侧边缘;蕊柱长约3毫米;药帽前端收狭并且翘起。

花期

11月~翌年1月。

分布范围

产自海南省(陵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海市定安县)。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1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

植物文化

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

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Gastrochilus acinacifolius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植物智.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