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计是由淘宝移动应用先驱团队成员撰写的图书,旨在通过分享多年交互设计经验,对移动设备用户体验进行全面解读。
编辑推荐
- 淘宝移动设计专家潜心力作,深情分享数年的交互设计经验。
- 作者结合大量实际项目案例,从特征、原则、框架、细节、动效、适配、创新、工具等多个角度出发,同时引入“流”的概念,对移动设备用户体验进行了全新解读。
- 配有线上主页,书中案例可供下载,实现了线上线下完美互动。
- 中国用户体验专业组织、IxDC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中国欧盟可用性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联合推荐。
内容提要
移动应用的交互设计对于移动产品的体验起着关键作用。作者从人-机-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移动应用的设计,并建立了基本的设计原则。根据移动端情境、设备特征和触摸交互方式,总结了移动导航和框架设计的形式,并提供了相关原则和思路。此外,书中详细介绍了移动动画设计方法、基于移动特性的细节和创新设计,以及常用设计工具,为设计师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最后,作者提出了“流”这一新的交互设计方法,丰富了移动应用的设计方法。本书适用于对移动设计感兴趣的初学者,也可供已有工作经验的设计师借鉴。
精彩节摘
序言
序一
或许是因为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周围的同事们都在总结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积累的经验和见解。这本书也是无名和他的团队成员在繁忙工作中逐渐积累并系统整理的结果。我花了很长时间,终于抽出时间,带着轻松的心情仔细阅读了手稿。第一感觉是这本书似乎没有太多的技术或实际操作,反而有一些高度。冷静下来后,我发现这可能是我在微软工作期间回到亚洲后带给这个团队的一些影响——不再只是处理日常需求,而是时刻关注正确的交互设计观念和整体交互模型观点。深夜,心中仍有一丝激动。还有一些学生听到了我的话,并将其付诸行动,将许多关于交互设计的想法融入了这本书。两年前搬到杭州市后,我花了很多时间观察了一淘UX同事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和社区里打零工的年轻人一起泡网吧。我直观地感觉到,设计专业的学生们迫切需要更多的好工具和技能,以便淘宝产品能够覆盖除中产阶级以外的其他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每天的工作中,我认真听取了每个人对设计工作的感受和提出的问题,越来越觉得每一位同事都非常聪明,对外部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然而(请注意,这里有一个转折点),许多深入产品开发的学生经常忽视理论和细节,使产品变得非常个人化,但市场的接受率却上下波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学生们对自己的产品用户及其心理模型和行为特征缺乏足够的了解。我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帮助一些学生深化理论吸收,同时明确基于理论的设计方向。例如,这本书中提到的流畅性可能会在台式计算机的世界中成为一个不太重要的障碍。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电脑的性能。如果它很慢或者卡住了,你可以忍受一会儿,休息一下,喝杯茶。然而,当您在公共汽车上摇晃时,您正在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但由于您的大拇指较短,您甚至无法一次翻页,因此您的满意度立即降低。用户无法达到预期的流畅翻页。然而,既然我们在谈论交互,那么在这种小屏幕上,如何让用户在期待阅读下一页内容的同时快速完成动作目标(翻一页),并在这种翻页动作中展示阅读器的人性化,而不是简单地使用i++来掩盖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被那些渴望赚钱或占领市场份额的产品团队所忽视。我希望这本书中提到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为中国交互设计领域的学生提供深入研究的话题,并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实践,让每个应用程序都有自己的个性,并在用户心中找到一个位置。左子友谨职于淘宝/阿里巴巴集团2013年6月
序二
变革中成长设计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更加重视移动产品的用户体验,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移动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互联网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产生历史影响,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可谓具有革命性。尽管许多从业者认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但在实践中如何实施,许多人尚未做好准备。移动应用随时随地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设计理念不同于个人电脑产品。移动应用从业人员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设计。App Store每个月都会出现无数的应用程序,但高质量的产品还不够多。如何帮助开发商提高应用的质量,需要所有移动行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本书的作者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产品领域的一群优秀设计师。他们从自身移动设计经验出发,结合多年来积累的移动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深入分析了移动设计的各个方面。我相信这对移动互联网从业者会有帮助,值得一读。我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应用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其体验的提升必将让人们进一步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宋涛斯凯网络首席执行官
参考资料
移动设计.豆瓣读书.2024-11-02
移动设计.微信读书.2024-11-02
移动设计.豆瓣阅读.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