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纪念馆
姜维纪念馆是位于甘谷县城东约5千米的南山山麓的一座纪念馆,于1999年开始建造,2000年9月,纪念馆落成竣工。姜维纪念馆归甘谷县文广局管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传姜维死后,冀县人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和招魂仪式,在故里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的笔架山修建了衣冠冢和姜维祠堂,年年祭奠,以表达对这位精忠报国大将军的怀念爱戴。1988年当地政府对姜维衣冠冢进行了整修,之后又兴修姜维纪念馆。
姜维纪念馆由前广场、大门、前庭、牌坊式耳门、主殿等建筑物构成,主体建筑为悬山顶双坡水,斗拱飞檐,有外围廊檐十二柱,起脊瓦兽,二龙戏珠,琉璃筒瓦,内设九梁十八柱,仿古式土木结构建造。大殿建筑面积360多平方米。院子西侧有一石碑,碑石上为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姜维故里”四个大字。大殿廊沿明柱上悬挂着名人题写的匾、联,围墙上有当代名人题写的诗词名句碑刻等。殿内东西墙壁上画有山水人物国画。正中塑有身高4米的姜维圣像。纪念馆后山为将军坡,山上有土窑式古洞一处,相传是姜维母亲当年居住过的窑洞,曾经是抚养姜维长大成人之处。沿山坡而上,有姜维衣冠冢一座,由墓碑和树木花草景观构成。周围芳草萋萋,松柏掩映。放眼北望,渭川景色尽收眼底。该馆已被当地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凭吊怀古,瞻仰礼拜。已辟为一处旅游胜地,四季游人不绝。
2002年,为纪念姜维诞辰1800周年,甘谷县组织出版了由谢健行作诗、王友楠配画的《山河昭晖》诗画册,36首诗36幅画,这些诗画原作已成为姜维纪念馆的重要藏品。
正文
姜维简介
姜维(公元202-264年)字姜维,天水郡冀县(今甘谷县)姜庄村人。据《三国志·蜀志》等有史资料记载,姜维自幼博览群书,有胆有识,才智过人,一生心存汉室,最后以热血洒于疆场,事汉至终。原为魏国中郎将,建兴七年(227)冬,诸葛亮率兵夺取天水关时收姜维为将,亮十分器重姜维。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故,蜀汉任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延熙十九年春(256)晋升为大将军。姜维继亮之志,竭忠尽力,图谋恢复中原,再兴汉室,曾多次出兵伐魏,史称“九伐中原”。时蜀国内部宦官专权,后主昏庸,朝政混乱。由于心怀畏惧,遂退师剑阁县。旋挥师陇西县沓中屯田。景元四年(263)魏伐蜀,汉中市失守,姜维再退守剑阁,魏将钟会率10万精兵攻剑门关镇,逼姜维投降,姜维坚守不答,列阵守险。11月,魏将邓艾出谋,偷渡阴平崖,入江油市破绵竹,直取成都市,刘禅刘禅不战而降,还命姜维投降于魏。姜维奉命伪降于钟会,图谋伺机东山再起,恢复蜀汉,不料事泄。姜维及钟会同被魏兵杀死,时年仅62岁。纪念馆概况
参考资料
丝路概说.陕西省图书馆.2024-03-30
天水名人纪念馆系列之四:姜维纪念馆.天水在线.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