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康平伤寒论》,简称《康平伤寒论》,是汉张仲景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正文语种为简体中文。该书为南京叶橘泉收藏的传(日)唐本《伤寒论》。
简介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市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县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宋本。全书共12篇。在个别条文与文字方面也与宋本互有出入,特别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本书中则多析为注文,而注文又有旁注、脚注、大字附注等形式,作为一种古传本,在校勘、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46年日人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叶桔泉,叶氏重校后出版排印本,195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重予刊行。
作者简介
东汉医学家。名机,字张仲景,约公元160~219,东汉末年人。南阳湟郡(今南阳市)人,一说尝任长沙市太守,故又称“张长沙”。幼年即嗜医学,后从同郡名医张伯祖学医,得其所传,通经方。适逢建安(196-220)期间,疫流行。死伤枕藉。仲景家族原有人口二百多,未及十载,死者已达三分之二,而其中伤寒占十分之七。当时医家庸俗之风甚盛,墨守成规,各承家技,造成对疫疠无能为力的局面。仲景有感于此,遂精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及《平脉辨证》等,撰成《伤寒卒病论》十六卷。书中溶医经与医方于一炉。后经晋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金匮玉函要略方》,流传千余载。其中《伤寒论》载方一百一十三首;《金匮要略》载方二百六十二首。其组方原则严谨,至今有些方剂仍在应用。人尊其为“众方之祖”。书中创六经辨证,审因立法,依法定方,理法方药自成体系。后代辨证论治,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金匮要略》则为杂病部分,亦为后代所推崇。据传其尚著有其他医著,均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