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丰沙里省

丰沙里省

丰沙里省(老挝语:ແຂວງ ຜົ້ງສາລີ,越南语:Phôngsali),是老挝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老挝最北端,面积16270平方公里,90%以上系山区,地势较高,为老挝革命老区,该省北部和西部与中国接壤,东部与越南接壤,南部与琅勃拉邦省接壤,西南部与乌多姆赛省接壤。自然植被占该地区面积的75%,森林面积约占50%;最高峰为Phou Doychy,海拔 1842 米。截至2024年,丰沙里省总人口有197989人,有28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服饰和语言。

丰沙里省下辖7个县市,首府是丰沙里市,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在丰沙里市设立领事馆,后迁移至万象。丰沙里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5℃,平均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有着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经济以农林业为主,占全省GDP的50%以上,教育、医疗、交通、电力等基本民生条件还比较落后。经过中国“一带一路”打通中老昆万铁路,加强对外合作,丰沙里省经济处于稳步发展之中。

历史沿革

丰沙里省,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寮两国之间的连接地。18 世纪末,普诺伊人离开缅甸孟辛,抵达丰沙里。19 世纪末,苗族从中国南方移居到丰沙里,并定居于此。1895年,中法条约将傣历族的Sip Song Phan Na公国丰沙里和孟辛割让给法属老挝。1908 年至 1910 年间,傣历族发动反抗殖民当局的起义。起义结束后,殖民军队在丰沙里全权掌权。1936 年,Sithon Kommadam和他的兄弟 Kamphanh 因参与其父亲(Ong Kommandam)在 1934 年至 1936 年发动的反抗法国的武装起义而被囚禁在丰沙里。1945 年 Sithon 获释后,他在丰沙里建立了抵抗基地,并很快与越盟取得了联系。1954 年,共产党在该省掌权;六年内,丰沙里开始经历佛教宗教清洗。1954 年日内瓦协议签署后,丰沙里省的共产主义巴特寮部队被分配到此重组该地区。1957年 12 月 18 日,丰沙里被纳入老挝皇家政府。

历史上丰沙里城是中、老、越三国之间马帮边境贸易中心之一,20世纪60-70年代起有公路通云南勐腊及越南奠边府。首府丰沙里市,有着复杂的历史,曾担任中国、法国越南的前哨基地。1960至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在此省的首府设立领事馆,后已迁移至万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丰沙里省位于老挝最北端,在北纬19°90’-22°50’,东经100°10’-103°35’之间,面积16270平方公里,90%以上系山区,地势较高,为老挝革命老区。丰沙里省东连越南的莱州省,南接乌多姆赛和琅勃拉邦两省,西北与中国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接壤。

地形地貌

丰沙里境内以山地、河谷和丘陵居多,还有许多山间平坝、小盆地和小平原。该省最高的山峰是Phou Doychy,海拔1842米。主要山脉是夫法山,主峰海拔高1625米。主要平坝有乌怒坝(面积15平方公里)、孟乌太坝(面积12平方公里)、本怒坝(面积8平方公里)。

气候

丰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全年无春、夏、秋、冬之分,只有早季和雨季两个季节,该省受季风影响,5月-10月为雨季,11月-翌年4月为旱季,气温零下5℃-40℃,年平均气温为25℃。丰沙里地处中国云贵高原以南延伸部分,地势平均高于1000米,故全年气温也与云南省大部分城市的温度也相差无几。丰沙里大部分地区位于高海拔地带,旱季气候干爽。一、二月份和十二月份比较冷,晚上气温剧降,有时达零下5℃。

水文

丰沙里有南乌河,是湄公河的主要支流。南乌江贯流全省,支流就有8条之多,落差在500米以上,可修建若干中、小电站。平均全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丰沙里的森林是老挝北部最偏远、保存最完好的森林,自然植被占该地区面积的75%,森林面积约占50%。

丰沙里省的主要林木种类有:低地湿润常绿密林、落叶常绿混交林、竹林、落叶龙脑木疏林、山地常绿矮林、山地疏林、针叶树和次生林等;主要经济树种是龙脑香料和紫薇科,树木种类1000余种,珍贵木材有:柚木乌木檀香奥古曼木檀香紫檀黄檀木、双叶黄松、双翅龙脑香木、缅茄、坡垒、铁力木、钝叶婆罗双、红木、花榈木、山秋木和沉香等。森林产品除木材外还有山骨罗竹等编织材料,紫胶和安息香缩合等工业原料,沉香、檀香、肉桂阴香密花豆美登木苏木砂仁等植物药材,象、虎、熊、猕猴、鹿、豹、野牛、野猪、羚羊、长臂猿、孔雀、鹦鹉、四脚蛇、雉等珍稀动物以及象牙、虎骨、虎颜花熊胆、鹿茸、鳞甲目片、蛇胆、大壁虎等动物药材。安息香是老挝的主要森林特产,占世界产量的70%,其主要产区都在老挝北部三省。

矿产资源

丰沙里省与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交界地段,以及和乌多姆赛省交界的洪沙地区均有煤矿,孟乌太、么丁等地区有盐矿,湄公河沿岸有玉石和金砂。此外,在丰沙里省还发现有锑、铅和锌等矿藏。还有大量石灰岩山脉。

行政区划

丰沙里省下辖7个县,55个乡,608个村:

首府

丰沙里市(Phongsali)位于丰沙里省中部,是上寮地区通往中国的重要门户,西距中老边境约35千米,东去越老边境约50千米,南离琅勃拉邦200千米,地理位置很重要。面积1平方千米,人口约23337人(2015年)。

丰沙里市是老挝最北的主要山城,也是老挝最高的城市,海拔1400米。丰沙里古城没有被战争摧毁,以云南省木结构建筑为特色的旧城区被保留了下来。这里大多数都是霍尔族[Hor]人,会讲中文。距离中国仅80公里。由于丰沙里县城地处山区,不利于进一步扩张发展,2011年起该省政府决定将首府迁至山地较少的本怒县。新首府搬迁于2020年完成。

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棉花,没有工业,物价水平较高,华人多且大多经商。城东为商业区,城北有汽车站、学校等,城西是政府机构和兵营,城区南部有丰沙里省主要政府机构、银行和医院等,附近为农林产品集散地。主要交通路线有丰沙里一中国勐腊公路、丰沙里一孟略乌公路、丰沙里一孟夸公路和丰沙里一纳莫公路。从丰沙里往东20千米至哈飒可通过南乌河进入湄公河。城西有一小型简易机场。小城周围群山连绵,依山势而建,建筑具有特色。

政治

丰沙里省现任省委书记兼省长是坎派·万纳善,2019年11月上任。

人口

人口总量

丰沙里省人口总数为197989人。(2024年)

民族

丰沙里省有28个民族,包括老族、勒族、普内族、卡派族、卡碧族、卡喀目族、卡戈族、卡乡族、漾族、黑泰族、白泰族、泰诺族、瑶族苗族、汉阿罗族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服饰和语言。

老族

老族是哀本人的后裔,于公元七世纪从四川省南下,聚居于南乌江、南奴阿江和南帕江流域的孟华、孟阿林、孟夸和孟昏等地,称为“老诺”(意为“北方的老族人”)。以种地、捕龟和经营小本生意为生,饲养猪、牛、鸡、鸭等禽畜。住屋为高脚形式,以木板为墙,以茅草盖顶。信仰佛教,敬奉神灵,许多村庄都有佛寺。没有学校,没有医院,人们在当地官僚的统治下过着听天由命的生活。区、乡长和其他官员从寺庙里学到一点文化知识,略能读写。村民性喜清静,深居简出,自制衣物、饰物和用具,是个勤劳忠厚的民族。

勒族

勒族(即傣族)是泰族的一支,于公元七世纪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据1895年9月7日法、英、中签订的条约规定,法国据有芒新等四版纳,英国据有景栋等四版纳,中国据有景洪市等四版纳)南下,聚居于孟乌怒、孟乌代,南乌江畔和山区的平地。住屋为高脚形式,以木板为墙,茅草盖顶,每座长15-18米,宽10-12米,屋中央置两炉灶。善种地、捕鱼和打猎。饲养牛、猪、鸡、鸭等禽畜,可供出售。有铁匠、银匠,可制造一般生产工具、日常用品和饰物。妇女善于纺纱织布、裁缝刺绣、制作民族服装。男子纹身,自腰至膝刺黑墨,手臂和背部刺红墨,以示强悍、勤劳和自豪,有权势者可二娶。女子发髻盘于头顶,不与异族婚配。勒语声调与老语不同,文字与老文类似,见于寺庙中的经文。娱乐活动有大刀舞、人首鸟身舞等。没有学校和医院。有病则请神驱邪,愈否听其自然。

普内族

普内(旧译“普”)族是丰沙里最大的民族,是卡派族的老大哥。据传普内族原住芒朗普卡(法国人绘制的地图标作Vien Phukha),在缅甸的管辖之下,后因中缅交战,才迁至丰沙里。住屋为平房,立有中坚柱子,以竹片编织为墙,并涂上粘土和鲜牛粪拌成的泥浆以御寒。信佛敬神,村有寺庙。佛教信徒到琅勃拉邦攻读佛法,学成之后就回去传授老文、佛经和老族的风俗习惯。妇女穿筒裙,裙长至膝,头脚均无镶边。男女均用布缠头,并戴胫套。妇女的节日盛装还有银耳环和银手镯。人死之后,富贵之家行火葬,一般人家则行土葬。以务农为生,勤劳乐业。自制衣服、饰物和其他用具。下地时,妇女常把纱线系于腰间,用细小的织具沿途编织,男子则吹着笛子跟随于后。

卡派族

卡派族居于孟华等地,信仰佛教,敬奉神灵,风俗习惯、住屋形式与普内族相同,谙熟普内语。卡派人多抽罂粟,比较懒散。由于护理不周,所种作物收获量少。生活境况甚为拮据。

卡碧族

卡碧族是卡喀目族的近亲兄弟。居于孟仙,只有两三个村子。善于从事农牧业。住屋形式与老族、勒族类似。男子能操老语和勒语。敬奉神灵,屋内设神,每十日祭祀一次。男女青年年满25岁才能结婚。婚前男方要给女方送下列礼物:猪二头、酒六十瓶、衣服一套、银臂环一对(每只重6两),银颈环一个(重5两)。结婚之日,男方再给女方送酒150瓶。如果男方无力送礼,则需在女方家做工三年,才能结婚。卡碧人不善于从事纺织、刺绣、打银、打铁等手工业,日用品多来自老族和勒族。丧事行土葬,男尸用棺木入殓,女尸用席子包裹,并用死者的金钱陪葬。

卡喀目族

卡喀目族居于孟夸、孟昏等地。能讲老语和勒语。住屋形式与老族、勒族同,屋子中央置二炉灶。村里有寺庙但无和尚。以农为业,自制衣物、用品。男女青年的婚龄为18岁至20岁。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送聘金10元,银臂环一对和鸡、猪、酒等礼品,婚后女婿还得在岳父母家做三年工,并交8元食宿费。卡喀目人生来能说会唱。迷信鬼神,有病则请神“医治”,死后用珠宝、银片或金片缚于死者的手指上,作为到阴间的“路费”。用席裹尸,出殡时脚先出门,葬于密林中的墓地,墓地树林严禁砍伐。

卡戈族

汉族称卡戈族为阿卡。自述从中国的湖南省、湖北和贵州省,经云南省迁至丰沙里的孟乌怒等地,已有200多年了。卡戈人勤劳而善种地,喜欢住在1000米至1500米的高山上。住屋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平房,另一部分的地板高出地面一米左右。屋内隔成两间,一间为男主人住室,另一间为女主人和小孩住室。男子穿褐色衣服,上衣短,裤子长至膝盖,头上缠着成堆的布。女子服装如同苗族和普内族。卡戈人不信佛而信神,有病就请神来“医”,生、死和收割时都祭祀神灵。没有自己的文字,生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唱歌。婚姻有媒婚和抢婚两种方式。媒婚的方式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得到同意后就选择阴历月初为成婚之日,由男方举办婚宴。届时女方父母把女儿送到女婿家。男方的父母和姐姐先在门口拦截不让他们进屋;当新娘把脚跨进门槛,拿出一个鸡蛋与新郎分半吃以表示作媳妇的忠诚后,拦截的人才让新娘进去。这时众宾客欢呼歌唱,表示欢迎、祝福。最后新郎领着新娘向新娘的父母致谢,婚礼于是告成。抢婚的方式是:小伙子先偷偷地把姑娘带走,然后向姑娘的父母送交罚款三十两银并赔礼道歉,姑娘的父母不想接受,姑娘就啼哭哀求,诉说失夫之忧,这时姑娘的父母才同意他们结婚。婚宴也由男方举办。死人时杀猪以祭供死者,用长矛刺杀两头牛,将牛头悬挂于屋檐上,以享诸神。用白布裹尸入殓,如死者兄弟不在家,灵柩停放50至60天才埋葬。出殡时亲属二人点火把在前面照明,其余的人吹笛、击木于后。埋葬后在坟上建茅寮或砌石窟以庇死者。

卡乡族

卡乡族源出汉族,其中有部分人又称卡罗罗。他们迁到孟仙一百多年了。能操云南省的汉语和普内语。以农为业,迷信鬼神而不信仰佛教,没有寺庙。

漾族

漾族源出汉族,所以又称漾汉。从中国云南迁徙而来,1920年到达现在的住池孟孙。以农为业,不信仰佛教而迷信鬼神,男子用黑墨文身。阴历正月初和七月初,漾族有两大节日,在这两个节日里,人们举行庆典,颂扬保佑村寨的猫神。婚姻习俗是:男方要支付70元的祭神费用,女婿要在岳父母家做工8年,除了同胞兄妹(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者)以外,亲属之间可以通婚,允许一夫多妻,也允许一妻多夫。治丧习俗是,以白布裹尸入殓,停灵6至7天,出殡时亲属中一人提着尖头大刀作前导,送葬的人穿白色的丧服护送于后。

黑泰族

傣族源出南昭王国的哀牢人,南迁到孟田等地。1885年法国攻占越南北部和12组泰一黑泰住地孟田、孟块、孟东、孟眉、孟拉、孟莫、孟瓦、孟昌、加上白泰住地孟来、孟坚、孟嫩和孟帮,合称12组泰(或12昭泰),把孟田划归越南并改名为奠边府,于是那些不甘受越南统治的黑泰人就迁徙到丰沙里,聚居于乌代等地。男子用布缠头,穿黑色衣服,以长袍为节日盛装,在手腕上刺黑墨以祈平安幸福。妇女穿黑色筒裙,上衣前襟两边安扣处加镶褐色的布条,发髻盘于头顶,用绣有多种颜色的头巾包头。妇女和小孩都戴苗族的银项环。住屋为高脚形式,炉灶置于屋子中央。黑泰的文字类似古代的泰老文,但发音时[d)变为[l],如khuaidam(黑牛)读作khuailam,khuaidon(白牛)读作khuailon。不信佛教而信神信巫,屋内设两个神龛,分别供奉屋神和巫神。婚姻不用媒人,而由男方的父亲或母亲到女方家求婚;成婚时,男家给女家送6两银子作聘金,新郎另送礼金80元。治丧时宰牛祭神,用竹木在村外搭一座长约一丈的桥,把牛头悬挂在桥上,桥的两侧插旗子,意为给亡灵牵牛过桥上天堂,然后择日出殡火化,再葬骨灰并搭茅寮盖坟。

傣族

白泰族与黑泰同出一源,也和黑泰一起经由12组泰迁徙到丰沙里,聚居于奔代等地,少数与黑泰杂居。但风俗习惯与黑泰分道扬,穿白色衣服,行土葬。

泰诺族

泰诺族源出南昭王国的哀牢人,和黑泰、白泰一起南迁至帖内河(或称黑水河)流域,后来因不甘与京族相处,就再迁至华潘省桑怒、桑代等地,最后来到丰沙里的乌怒定居。所称“泰诺”,意为“在北方的泰人”,在中国境内的孟腊、倚帮也有。能操勒语、老挝语和汉语,他们的文字与黑泰文字相同,但已废弃不用,而习老文。和黑泰一样敬奉神灵,阴历正月和七月有盛大的庆典节日。举行婚礼时,请老一辈的亲属给新郎新娘拴线(用丝系于手腕上)表示祝福,然后开宴、歌舞。丧事习俗为以棺材入殓,在灵柩下点棉花灯,灵前点蜡烛,停灵祭祀3-4天,然后进行土葬,但不设坟堆,不加掩蔽物;送葬后杀牛或猪一头以供神,然后分给村里的乡亲吃。

瑶族

瑶族源出中国贵州省汉族,经云南省进入越南北部和老挝北部。进入越南的称为蛮或蛮兰典,进入老挝的称为瑶。老挝的瑶族聚居于丰沙里的乌代以西,远离省台,独立心强,不甘受政府管辖,不愿交纳赋税。政府对他们不放心,任命勒族的地方官管治他们。

苗族

苗族源出汉族,原居中国中部,1801年起兵反抗朝廷,关败后南下贵州和四川省,1860年迁至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越南北部,1870年沿着越老边界的山脊进入老挝。有李、罗两个大姓,丰沙里的苗族,聚居于孟夸、孟昏和奔代一带。苗族以其服装颜色的不同分为两支,穿白衣的叫白苗,穿花衣的叫花苗。喜欢住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上,种植罂粟玉蜀黍属,饲养牛、马、猪等,自制衣物、饰物。他们把卖鸦片所得银元熔铸成银锭和颈环、手镯等装饰品。没有文字,没有学校,生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唱歌。婚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依礼而行,用银锭作聘金,杀猪牛宴请亲朋,新郎新娘请长辈拴线祝福,然后敬拜双方父母,女子婚后即住夫家。另一种是男子先偷偷地把女子带走,然后带妻子到岳父母家请罪,岳父母应允后向女婿索取聘金。允许一夫多妻。婴儿诞生时也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丧事习俗为:以棺木入殓,土葬,出殡时有人擎彩旗作前导,死者亲属穿白色丧服,用长一尺宽五寸的黑布别于衣背,走在后面护送死者,并宰杀猪牛大宴乡亲。苗族是勤劳、骁勇、忠诚而慷慨的民族,喜欢打斗。1919年,琅勃拉邦和川旷省的苗人曾起兵反抗法国的统治,法军胡志明市的参谋部派其上校昂捷利(Angeli)和少校列斯夸尔(Lesquer)带兵前往镇压,捕杀了苗族首领巴载,反抗活动才平息下来。在军队中,有很多苗人成为勇敢的各级将领。人们猜测,有大量的苗人聚居的地方可能发生骚乱。但在丰沙里,苗人缺乏得力的首领,被置于老族官员的管辖之下。

汉阿罗族

汉阿罗族,是中国商人和卡罗罗女子的后裔。原居云南省,1874年因战事迁进丰沙里。聚居地有两处,一处在丰沙里省治以北的孟华和孟阿林,另一处在乌代以东。此外有些以酿酒卖和卖罂粟为业的小商人没有固定的住地,常常根据他们经营小本生意的需要而到处流动。汉阿罗人喜欢过安定的生活,但不愿承担公务。有些人比较奸诈,专以卖酒和鸦片黑市为生,而且在家里为京族和卡族人开设赌场以牟利。比较诚实的人是饲养猪、马、牛等牲畜的能手,是马驮商人,是良好的兽医学。男子穿褐黑色农服,留着长约一尺的长发并盘于头上,戴帽子。妇女穿窄腿裤子,长至脚,上衣也长,钉扣子于侧面,用布缠头。有些女子生来就被裹脚,成为小脚娘,以防私奔。男女从小订婚,结婚后女子即住夫家。丧事行土葬。不信佛而信神,阴历新年正月杀猪祭祀。

此外,丰沙里还有少量的法国人、越南人和中国人。法国人都是各级军官及其家属,越南人职业为政府雇员,红色军人、黑色军人和商人;中国人多为商人。

语言

丰沙里省的官方语言是老挝语,除国语老挝语外,丰沙里省还使用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其中大多数属于傣语、河内语和克木语分支。法语、英语、汉语、越南语泰语老挝社会交际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经济

20世纪90年代,丰沙里省有耕地总面积24000公顷,其中水田5000公顷,旱稻田5000公顷,旱地约12000公顷,种植经济作物约10000公顷,玉米约2000公顷,豆类约1500公顷。稻谷产量在3-4万吨之间。家畜和家禽的产量分别比解放初期增长了1倍和2倍。该省还建立了不少小纺织厂、小锯木厂、汽修站、砖瓦厂、陶器厂、生铁厂和盐厂等。

因为经济效益高,丰沙里种植罂粟的农户很多。老挝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加强禁毒,并制定了《2001年—2005年老挝禁种罂粟战略计划》。由于老挝政府自身的努力,以及以中国为主的国际社会的帮助,罂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老挝中北部种植罂粟的11个省市中,丰沙里省面积较大,最多时有4500公顷,吸食鸦片和海洛因的有4000多人,2005年已降到400公顷,吸毒者减至1000人。2021年5月15日,丰沙里省经勐伴镇方向入境云南省的大批量罂粟被查获。

丰沙里省经济以农林业为主,农林业占全省GDP的50%以上。除稻谷和玉米外,经济作物主要有橡胶、甘蔗砂仁豆类、茶叶等。该省的古茶树、咖啡在老挝及周边国家小有名气。全省有橡胶种植面积约1800公顷,茶叶面积约2500公顷,甘蔗面积1000多公顷,养殖业、矿业得到关注和发展。

2022年,该省经济增长率为8.67%。其中,农林业GDP同比增长4.64%;工业手工业GDP同比增长9.73%;服务业GDP同比增长8.21%。人均GDP为923美元。

社会

教育

丰沙里省是老解放区,教育、卫生事业有一定的基础,原已基本扫盲,后来文盲有复归现象。多数村有小学一、二年级,多数乡有小学五年级,一些中心乡有初中一、二年级,四个县有高中,首府丰沙里镇有师范学校。但教学质量不高,师资日见缺乏,教师生活困难。

医疗

20世纪90年代,全省有省医院一所,军医院一所,县医院六所,乡村医务所47所,病床 412张(其中省医院100张,县医院250张),医生285人(其中高级医生10人,中级48人,初级227人),另有中医10人。药店32家(其中孟夸8家,本怒5家,桑潘5家,丰沙里9家,约乌、孟迈各2家)。

银行

丰沙里有澜沧银行,可兑换美元、泰铢和人民币,不接收旅行支票和信用卡。

电力

丰沙里、孟夸,靠柴油机发电照明,只在18-22点有电。

交通

丰沙里省有两条公路,一条从中国边境曼庄经巴卡至丰沙里,长81公里,另一条从孟夸西至孟赛,东至越南奠边府,东段境内长50公里,西段长100公里。另有便道3条:一条从本怒至孟乌太,长110公里;另一条从孟乌太至乌怒,长31公里;还有一条从孟夸至丰沙里,长190公里。这些便道仅旱季可通行汽车,主要供骡、马、牛等畜力运输使用。

丰沙里开通有勐腊-丰沙里和江城-丰沙里客运国际班车。该省本怒县机场可起降小型飞机。2023年,丰沙里省通过公路支线与中老昆万铁路相连。

人文

饮食

老挝云南省美食,香草、竹笋、藤笋等各种森林里的天然食材丰富。

特产

老老酒

当地的"老老"酒[Lao Lao],浓烈、顺滑,发绿色,绿色是因为在蒸馏的最后阶段,用新鲜的覆盆子叶子接着蒸馏出的酒,所以吸收了叶子的绿色。

400年古茶

丰沙里茶享誉全球,从400年的古茶树上采摘的茶叶。茶叶被压缩装进竹筒中,装到雪茄形状的筒子里后再出售。野生茶园里,未使用肥料、化学品,大部分出口到中国

风景名胜

主要旅游景点有茶园、民族博物馆、乌台寺、乌纽寺、塔普塞佛塔等。

400年历史的茶园

拥有400年历史的著名茶园位于距离丰沙里镇约18公里的普努伊[Phunoy]民族的村庄班科曼[Ban Komaen],据茶叶专家称,这里有些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老树的大根系深入富含矿物质的土壤,赋予“丰沙里茶”特有的香气和味道。最古老的树木高6米,树干直径可达30厘米。

丰沙里民族博物馆

地址:博物馆位于丰沙里镇中心,在邮局边。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参观至少需要1个小时。

丰沙里民族博物馆新设计的展览于 2013 年 1 月开幕,它展示了该省人民的起源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他们日常生活各方面的信息和展品,比如服装、音乐、农业、住房、社会组织、仪式、典礼,以及宗教信仰。

乌台寺

乌台寺(Wat Ou-Tai Temple),位于班欧泰村(Ban Ou-Tai),由普拉亚·查卡瓦(Praya Chakkawattiraja)建造,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寺院内的佛像,是用泥土建造的,充满原始风味。寺院的木柱矗立在石头上,上面有雕刻着美丽的图画,并装饰着匕首、剑、鲜花和完全由木头制成的旗帜。还有一座用砖砌成的神社,傣族人称这座神社为“Ou Bo Sot”,意为僧侣聚集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

乌纽寺

乌纽寺(Wat Luang Ou-Neua Temple),和乌台寺同时建成,位于班欧诺瓦村(Ban Ou Neua),很有特色的双重叠传统技术,庙里设有一尊大型佛像和一些小的佛像。除了佛塔外,还有一块中文书学的石雕,记录着寺庙的建造信息。

塔普塞佛塔

塔普塞佛塔(That Phou Xay Stupa),登上丰沙里镇外的普法( Phou Fa )山,爬上 400 级台阶,到达山顶,可以看到以传统的泰禄(Tai Lue)艺术形式装饰的塔普塞佛塔。

对外交流

丰沙里省与中国,尤其是与云南省历史上关系密切:

1961年11月-1977年1月,中国曾在丰沙里设有总领事馆;曾派遣中国医疗技术组在丰沙里省工作了十一年(1964-1976年1月),为当地各族人民防病治病,帮助培养了500多名医务人员,其中输送给中央和其他各省的医务人员有200多人;此外还由云南省负责援建了一些项目,如本怒汽车修理厂、丰沙里镇自来水工程等等。

2008年6月,丰沙里省与中国普洱市结为友好省市。

2014年9月,丰沙里省丰沙里县与普洱市思茅区建立友好区县关系;2016年4月,丰沙里省约乌县约乌村与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康村,约乌县马犁头村与江城县牛倮河村建立了友好村寨关系。

2022年12月,在中老昆万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之际,普洱市与丰沙里省、思茅区与丰沙里县、江城县勐康村与约乌县约乌村、江城县牛倮河村与约乌县马犁头村共同参与了中老边民大联欢等系列庆祝活动。

2023年3月3日,中共西双版纳州委书记朱家伟、州长刀文会见了老挝人民革命党丰沙里省委书记、省长坎佩·万纳桑。双方持续在口岸通关、产业发展、跨境旅游、文化交流、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务实合作,西双版纳州与老挝丰沙里省签署了友好协议书。

2023年3月4日,老挝丰沙里省委书记、省长坎佩·万纳桑率党政代表团到云南勐腊县考察交流,共商合作。

2023年9月,丰沙里省的官员赴中国考察“取经”,学习如何利用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资料

丰沙里府.老挝文旅.2024-05-17

【老挝北部】丰沙里省.老挝文旅.2024-05-17

丰沙里省概况.老挝通讯社.2024-05-28

丰沙里省攻略.途牛网.2024-05-17

丰沙里省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2024-05-16

丰沙里的佛教寺庙和神社.wearelao.2024-05-27

“互联互通,心手相牵”.今日头条.2024-05-17

把握新任务阔步新征程全面开创农业农村对外合作交流新局面.普洱市人民政府 .2024-05-17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家概况.国际在线.2024-05-27

作为方法的云贵高原.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5-28

丰沙里.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16

老挝丰沙里省.探索丰沙里.2024-05-17

云南·有一种朋友叫友城 | 普洱市与老挝丰沙里省—— 以农为媒,牵手致富.云桥网.2024-05-28

重新认识一座城,丰沙里城的中国情怀 .百家号.2024-05-28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与老挝丰沙里省签署友好协议书.今日头条.2024-05-17

金三角专访:中国帮助老挝禁种罂粟收效显著 .北方网.2024-05-27

视频丨云南磨憨边检站查获一起毒品案 缴获鸦片71.185公斤.云南网.2024-05-27

茶园参观 .丰沙里旅游.2024-05-17

窑台寺.holidayinvietnam.2024-05-27

Wat Luang Ou Neua 寺.holidayinvietnam.2024-05-27

老挝丰沙里省委书记、省长坎佩·万纳桑率党政代表团到勐腊县考察交流 .勐腊县人民政府.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