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盐乡位于台湾彰化县中部,东邻大村乡、秀水乡,西隔旧浊水溪与二林镇及芳苑相望,南接溪湖镇,北与福兴乡为界。埔盐乡在闽南语和洪雅语中的发音分别为Poo-iâm-hiong和Dorenap。埔盐乡在开发之前是一片满目荒野的草原地,为平埔原住民族巴布萨族的居住地区。约在三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泉州来到本乡拓垦。当时地面被耐盐分植物蒲盐菁所覆盖,冬天时寒冷且干燥,盐分随着水分上升至地面,呈现遍野白茫茫的独特景象,因此将地名取为“埔盐”。
简介
埔盐乡位于台湾彰化县中部。埔盐乡还未开发之前是一片满目荒野的草原地,为平埔族“巴布萨族”马芝遴社的居住地区,约在三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泉州来到本乡拓垦,只见当时地面被耐盐分植物“蒲盐菁”所覆盖,冬天时寒冷且干燥,盐分随着水分上升至地面,呈现遍野白茫茫的独特景象,因此将地名取为“埔盐”。
建制沿革
• 一带往昔属平埔族巴布萨族(Babuza)马芝遴社社域今仍留有“番童埔”(永平村)之古地名。汉族移民从雍正帝至乾隆入垦,次第垦成田园 创建村庄。
• 雍正年间,埔盐乡隶彰化县马芝遴保及二林堡。
• 乾隆年间,改称马芝堡及二林上堡。
• 1887年(光绪十三年)属台湾府彰化县马芝堡及二林上堡,
• 1895年改属台湾县(后改台湾民政支部)彰化出张所辖下马芝堡及二林上堡。
• 1897年,改为台中市鹿港办务署马芝堡及二林上堡。
• 1920年(日大正九年)实施地方官制大规模改革,改为台中州员林郡埔庄。
• 1945年底改属台中县员林区埔盐乡。
• 旋于1950年裁撤区署,改为彰化县埔盐乡。
行政区划
共22村
埔盐村、埔南村、子村、打帘村、出水村
昆仑村、南港村、角树村、瓦村、好修村
西湖村、永平村、永乐村、新兴村、新水村、三省村
石埤村、天盛村、太平村、丰泽村、大有村、南新村
教育
中学
彰化县立埔盐织金县上坪寨中学
小学
彰化县埔盐乡埔盐小学
彰化县埔盐乡大园小学
彰化县埔盐乡天盛小学
彰化县埔盐乡永乐小学
彰化县埔盐乡好修小学
彰化县埔盐乡南港小学
彰化县埔盐乡新水小学
交通
• 国道一号(中山高速公路)埔盐系统交流道(207),连接台76线
台19线\u003c/li\u003e\u003cli\u003e县道135号:福兴乡 - 埔盐乡 - 溪湖镇县道135甲:埔盐乡 - 溪湖镇
旅游
四圣宫
打廉庄大安宫
南势埔古碑
角树脚干圣宫
中华寺
糯米坊
闾山道院(天诀宫)
大有村陈家古
地方小吃
风味坊
新味珍牛舌饼
苏家手工面线
好修饭馆
新水传统煎饼
石埤手工米苔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