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倡导健康饮食观念的书--健康从饮食开始。全书约20万字,主要分为“人类100年来的健康演变”“近百年来的饮食变化”“从世界各民族得到的启发”“你吃对了吗?——现代人的饮食误区”“追求健康,从改变饮食习惯开始!”“特殊疾病的饮食处方”等6部分。作者在书中谈到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油、蔬菜、水果等,提供了许多实用的饮食指南。

基本信息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38151510

·条形码:978753815151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吃错了,当然会生病!》内容简介——“饮食偏差”是现代人罹患慢性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本书中,作者将上述的饮食误区一一加以破解,并进一步告诉大家,如何进行饮食改造计划,让自己远离慢性疾病的威胁,活出健康活力的人生。包括:如何选择“好油”及避开“坏油”、怎样吃对蛋白质和淀粉、如何摄取“完整食物”和有机食物、什么时候该补充维生素、外食一族怎样才能吃得更健康……同时,针对各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癌症、忧郁症、过敏、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提出了最专业的饮食处方。

作者简介

陈俊旭,博士,第一位毕业于有“自然医学哈佛大学”之称的巴斯帝尔大学,并考取美国自然医学医师执照的中国台湾人。通过美国4项国家考试 (自然医学、针灸、中药和复健),领有美国华盛顿州医师、针灸师和治疗师3张医疗执照。现任整合医学公司赫尼曼诊所自然医学顾问和正声广播公司“真善美时间”节目主持人之一。

编辑推荐

《吃错了,当然会生病!》作者陈俊旭博士为中国台湾第一位取得美国自然医学医师执照的专家。

目录

推荐序 陈医师带给大家的“饮食革命”  3

自序 传播真实正确的健康知识  5

第一章 人类100年来的健康演变

美国重大疾病排行榜  2

十大死因的戏剧性转变  4

为现代人的健康把脉  6

症状一:9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6

症状二:慢性疾病控制率差  8

症状三:药物滥用情况严重  10

症状四:每六分钟看一个病人  11

第二章 近百年来的饮食变化

100年前的西方饮食  14

中国近年来的饮食改变  15

爷爷奶奶们年轻时吃什么?  20

外食,已成为现代人的饮食文化  25

掉入健康陷阱的现代人  29

第三章 从世界各民族得到的启发

爱斯基摩人为何不容易罹患心脏病?  32

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妇女为何少有更年期症状?  34

地中海国家为何少有心脏病?  37

皮马族印第安移民的健康转变  37

全世界糖尿病罹患率最高的国家  38

美国阿米什人的故事  39

第四章 你吃对了吗?——现代人的饮食误区

误区一:低油饮食比较好?  42

误区二:少吃高胆固醇食物?  44

误区三:用植物油炒菜比较健康?  47

误区四:别碰猪油牛油?  52

误区五:特种油脂比奶油安全?  55

误区六:素食对健康大大有益?  58

误区七:低蛋白质饮食可以预防疾病?  64

误区八:多喝牛奶才能补充营养?  68

第五章 追求健康,从改变饮食习惯开始!

解除一代不如一代的魔咒  70

健康第一招:多吃“好油”,少吃“坏油”  72

油的三大问题  72

油对身体的重要性  77

如何分辨“好油”与“坏油”  83

健康第二招:摄取优质蛋白质  96

蛋白质对身体的重要性  101

健康第三招:慎选优质淀粉  108

我该吃多少淀粉呢?  110

健康第四招:戒掉吃“坏零食”的习惯  116

什么是坏零食?  116

什么是好零食?  124

健康第五招:新鲜蔬果餐餐不能少  127

健康第六招:戒除要命的“糖瘾”  129

健康第七招:尽量选用有机食物  136

为什么要吃有机食物?  137

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机农业?  141

认识有机食物的认证  142

有机食物比较贵吗?  143

有机食品哪里买?  144

如何辨识有机商品  146

有机农业需大力推广  148

健康第八招:多吃完整食物,少吃加工食物  149

健康第九招:适时补充维生素  152

健康第十招:在外就餐也要很健康  154

第六章 特殊疾病的饮食处方

抗癌饮食:有机加生机最理想  162

抗忧郁饮食:避免甜食和垃圾食物  163

降胆固醇饮食:必须大量补充蔬果  166

念珠菌病饮食:禁食甜食和含霉菌食物  167

低嘌呤饮食:蛋白质不得过量  169

抗压饮食:蔬果至少占每餐的50%  173

抗发炎饮食:少吃“坏油”,多吃“好油”  175

低敏饮食:避开七大过敏原  178

降血糖饮食:少吃精制淀粉  183

减肥饮食:摄取正确的食物比例  186

附 录

附录一 各类营养素与食物对照表  189

附录二 认识酸碱体质与食物属性  193

附录三 认识寒热体质与食物属性  197

附录四 怎样吃让宝宝最健康  201

附录五 神奇的植物营养素  205

附录六 我的健康饮食标准  207

附录七 要吃得对,先培养敏锐的感官  209

附录八 为什么要写饮食日记?  212

附录九 什么是自然医学?  213

索引  222

参考书目  226

序言

原台湾版自序

传播真实正确的健康知识

这本书是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产生的。

2006年,我常应邀在中国台湾四处演讲。我的开场白,通常是让大家回顾过去50年来,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经过我的解说,差不多每个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现代人健康越来越差的原因,主要是出在饮食上。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病从口入”,但是,95%以上的现代人却都吃错了。所以我竭尽所能,把我所知道的讲给大家听。讲着讲着,这本书就在多次的演讲中,慢慢地成形了。

这本书是在谈饮食。很多朋友知道我以前的背景,觉得奇怪,告诉我应该写《科学针灸》、《临床中西草药学》、《老人复健》和《自然医学如何治疗疑难杂症》之类我最擅长的书,怎么会来写饮食呢?其实,我不是要刻意写这本书,我是要写一本拯救现代人健康的书。不过,我客观分析现代人健康恶化的原因,归纳出五大结论,依序为饮食谬误、毒素泛滥、压力过大、作息紊乱及运动缺乏。其中,又以饮食的迷思最为严重,但是却没有人出来传播正确的知识,所以,我决定来做这件事。我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正确的观念和知识,而写书,我认为比看诊、演讲和广播来得更有效率,更能接触到广大、有需要的一般大众。

我为何选择自然医学

20年前,我还在台大医学院就读时,就对另类医学非常感兴趣。原因无他,因为西医对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问题早已束手无策。从小,我就有过敏的问题。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看遍中、西医,吃类固醇吃到月亮脸。有一阵子,每周两次要去耳鼻喉科,医师用铁条涂药插到我的鼻腔深处。但是折腾几年下来,尝遍各种方法,症状不但毫无起色,还因为使用过多西药,为了压抑鼻子过敏的问题,反而变成气喘。当时,我深深体会到不能呼吸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医师说,这是体质的问题,一辈子就这样子,不会好了。高中时,吃到一罐中药膏,症状有些缓解,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症状改善,也让我发现中医竟然比西医有效。所以,考上大学后,我第一件事情是加入针灸社,沉浸在中医的浩瀚领域中。半年后,靠着一根针,把自己三年多的胃溃疡治好了,并且从此之后不再复发。不久,我被推选为社长,四处举办讲座与义诊,累积了许多宝贵经验。后来还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甚至一度被西医放弃,由于篇幅有限,这些故事就等以后有机会再说罢!

几年后,我到美国去工作,担任复健中心的治疗师。我的助手告诉我,她以前曾在ND (自然医学医师)

的诊所当助手,我才知道,世界上居然有自然医学这门学问,而且这正是我要的。不但如此,她告诉我,全世界最好的自然医学大学,就在我家附近。这时我才明了,雅威要我从佛罗里达搬到西雅图来,原来有巧妙的安排。

所以,我毫不犹豫补修学分,经过申请、甄试,一年后顺利进入巴斯帝尔大学就读。在美国念医学院不但课业繁重,而且开销很大,还要养活妻小,压力虽然大,但是我乐在其中。因为我对自然医学充满兴趣,再怎么忙也不觉得累。我深深知道,现代西医已走到了瓶颈,自然医学不但能帮助我和家人,也可以突破现状、帮助全人类。

台湾人的健康通病

我在美国成家立业,住了12年,2004年才返回中国台湾。我的家虽然在美国,但我的根却在中国。我之所以回国,是要把所学回馈给同胞,帮助大家提升健康质量。很多亲友都告诉我,我是头壳坏掉才搬回来,因为他们知道我在西雅图的看诊费不便宜,日子过得很惬意。但是,人在美国时,我时常惦念家乡的亲朋好友,希望他们身心健康,几经思考之下,我还是决定抛开一切回到家乡。回来后我却发现,大家的健康实在比我想像中的还差,但以我一个人的力量,要照顾所有的人,犹如蝼蚁推车,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只好把大家的健康问题加以分析,写成这本书。我坚信,只要饮食观念和方法正确,慢性病至少会好一半以上。

就我这段时间的观察,中国人其实非常渴求健康。这点从人们每年花大量的金钱购买健康食品就可窥一斑。比较可惜的是,国内有许多健康知识并未与世界同步,这一方面是受到语言障碍的影响,大多数民众无法通过英文,灵活收集国外的信息,而是依赖少部分的专家做翻译的桥梁,所以形成有限的信息不断在岛内原地打转,没有充分与国外互动。一方面是国内的医疗体系过于保守,既得利益者设定不合情理的法规来排挤其他另类医学的发展,使世界级水平的另类医疗专家不愿意来台湾发展。再者,现代人过于忙碌,没有耐心去深入了解健康知识,反而容易轻信夸大不实的广告。总而言之,现代人的忙、盲、茫,要求速效、没耐心、追逐流行与健忘,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特性,都不利于真实、正确知识的推广。

如何使用本书

为了让大家在百忙之中能有效地吸收到正确、有用的知识,我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把与健康相关的饮食知识,写成《吃错了,当然会生病!》。这本书不是人云亦云的剪贴之作,而是把我多年在国内外医学院所学、参考非常大量的科学论文与统计数据,全部重新组合,去芜存菁,再以一种比较有亲和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来源虽然艰深,但我已尽力简化,希望只要国中程度以上,就可以看得懂,以达到普及大众的原初立意。更重要的一点是,书中的知识大多经过我的亲身体验与临床验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阅读本书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从第一页念到最后一页。第二种是从目录中,挑你喜欢的章节念。第三种是从书末的索引中,挑有兴趣的专题跳着念。每一种念法都有人喜欢。如果你选择从头念到尾,前面第一章和第二章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没关系,你可以从第三章或第四章开始念,最后再回过头来,你就比较能理解第一章的用意。这本书也是我给病人的工具书,我会在看诊完毕时,要求病人回家念第几页,照著作,有问题下次来再讨论。如果你是医护人员,我建议你也可以请病人看这本书,只要照著书上教导的原则去作,身体的复原一定会出乎你预料之外地快。

我在此书发行的时候,同时也开启了我的部落格。欢迎大家随时上网来聊天,我会把健康时事剖析、医学常识、看诊心得、我的理想抱负等等放在博客与大家一起分享,也欢迎你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或分享你的心得、与其它读者或患者互动。网络是没有国界的,我希望到时候形成一个健康部落,热闹滚滚,大家一起分享正确的健康信息,一起提升健康质量。我的博客可以从我的网页连结,网址:www.DrJamesChen.com。

本书的立场

书的目的在教育,而非诊断。诊断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相当复杂,所以法律规定必须医师才能下诊断。书中你可以吸收到丰富的健康知识,但在关键时刻,请专家为你做检验和诊断还是很重要。你到底该吃哪一种饮食,最保险的办法是找专家判定,最危险的方法是道听涂说。西谚说:“一个人的良药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适用的饮食方法或天然药物也不尽相同,因此大家不要迷信哪一种饮食可以适用全部的人。

本书的撰写,不受任何厂商或财团的赞助,立场尽量保持中立,信息尽量客观,但出书匆促,若有任何错误,欢迎各方贤达不吝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来信请寄info@DrJamesChen.com

陈俊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