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郡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最初由西秦建立,后来经历了多次变更和废除。最终,在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被废止。

历史沿革

西秦时期

西秦建义元年(385年),乞伏国仁将原有的甘松护军改制为甘松郡,治所位于现今迭部县东南、舟曲县以及若尔盖县东部地区。

北周时期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在灭掉宕昌国之后,北周大将田弘在此地设立了甘松郡,隶属于宕州。甘松郡的治所设在怀道县(现甘肃宕昌县西南),辖区大致涵盖了今天的甘肃宕昌、舟曲两县交接地带,以及四川省松潘县九寨沟县等地。然而,到了杨坚开皇三年(583年),甘松郡被撤销,怀道县直接归入宕州管辖。

南齐时期

南齐时期曾在蚕陵县(今茂县北部迭溪)设置了甘松獠郡,这是为了管理当地的獠族居民而设立的行政单位。不过,这个郡后来也被废弃了。

行政区划

甘松郡在其存在的短暂历史中,主要管辖的是怀道县这一区域。此外,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它还涉及到了现在四川省的部分地区。

参考资料

甘松郡.甘松郡.2024-08-19

甘松郡.国学迷.2024-08-19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4-08-19

古宕昌国拾零 娄炳成.360个人图书馆.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