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时间段,其时间跨度约为5.7亿年至4.09亿年,包含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三个纪。

形成与划分

早古生代始于约6亿年前,结束于约4亿年前。在此期间形成的地层被称为下古生界。英国地质学家罗德里克·麦奇生塞奇威克在1835年建立了志留系和寒武系,随后拉普沃思在1879年将两者之间的重复部分分离出来,创建了奥陶系,并提出了下古生界的三分法。

地球板块变化

早古生代发生的褶皱运动,统称为加里东运动,尤其是志留纪后期的加里东运动对全球地质和生物演化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个时期末,古大西洋的闭合导致北美板块与俄罗斯板块对接,形成劳亚大陆。此外,中国古祁连海也在志留纪末期封闭,使得柴达木盆地板块与中朝板块合并。其他古海洋,如俄罗斯板块与西伯利亚地区板块间的古马拉尔海洋,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塔里木盆地板块间的古北亚海洋,澳大利亚、扬子和北美等板块外侧的古太平洋,以及冈瓦纳古陆和上述诸板块间的原特提斯洋,都在加里东运动中受到影响,导致各大陆板块边缘的陆壳增生。

寒武纪时期

寒武纪是早古生代的第一个纪,持续时间为约6亿年至5亿年。在这个时期,海洋生物种类大幅增加,特别是具有硬壳的无脊椎动物。这一时期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中国,寒武纪地层广泛分布,富含古生物化石,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地质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寒武纪时期还形成了多种沉积型矿产,其中包括磷、石膏、盐类等,其中磷矿尤为重要。

三叶虫的世界

三叶虫是寒武纪时期的一种节肢动物门,其化石在我国已有三百多年的记录。三叶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三部分,背部甲壳亚门坚硬,因此易于保存成为化石。三叶虫的生命周期经历了幼年期、分节期和成虫期三个阶段。寒武纪晚期,三叶虫的数量逐渐减少,直至中生代彻底绝灭。

奥陶纪时期

奥陶纪紧随寒武纪之后,是早古生代海侵最广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生态习性也发生了分化。奥陶纪的主要生物种类除了刺壳虫外,还包括棒形孔笔石鹦鹉螺科牙形石动物、腕足动物门腹足类动物等。奥陶纪的命名源于一场争议,最终由拉沃斯提出的奥陶纪名称解决了寒武纪和志留纪之间地层重复的问题。奥陶纪海洋中,鹦鹉螺和片石头足纲极为繁盛。

参考资料

发展史.wen.baidu.2024-11-01

地址发展.baijiahao.2024-11-01

早古生代地球演化史.doc88.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