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银色蚁鸟

银色蚁鸟

银色蚁鸟(学名:Sclateria naevia)是蚁鸟科的一种雀形目鸟类,也是Sclateria属的唯一成员。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热带地区,从巴西中部到哥伦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再到秘鲁玻利维亚。银色蚁鸟是该地区的一个留鸟繁殖者。

形态特征

银色蚁鸟通常长15厘米,重20克。北方亚种S. n. naevia的成年雄性上体为深灰色,翅膀暗淡,有两排白色斑点。下体为白色,广泛且明显带有灰色条纹。雌性上体为深褐色,翅膀有棕色斑点,下体广泛带有灰色条纹。亚马孙河特有亚种S. n. argentata的雄性,两侧和上胸为灰白色,带有灰色斑纹;雌性中部下体为白色,头部、颈部和身体两侧为赤褐色。银色蚁鸟的叫声为响亮的"pi-pi-pi-pi-pi-pi-pi",通常是它在困难的栖息地中存在的第一个迹象。

分布范围

银色蚁鸟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栖息环境

这是一种善于隐藏的陆地鸟类,喜欢湿润阴暗的地方,如灌木丛下或靠近溪流、湖泊或沼泽的悬垂植物下。

生活习性

它通常成对出现,从落叶或水面上寻找小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门作为食物。

物种保护

银色蚁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分类学

银色蚁鸟于1788年由德国自然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订并扩展了卡尔?冯?林奈的《自然系统》中正式描述。他将其与攀雀放在同一属中,并命名为Sitta naevia。格梅林的描述基于1764年英国自然学家乔治·爱德华兹在他的《自然历史的收获》中描述和描绘的"苏里南的壁爬鸟"。爱德华兹的标本是用乙醇保存的,由医生约翰·福瑟吉尔收藏。银色蚁鸟现在是1899年由美国鸟类学家哈里·C·奥伯霍尔泽引入的Sclateria属的唯一物种。属名是为了纪念鸟类学家菲利普·斯克莱特。种名来自拉丁语naevius,意为"有斑点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