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塔,又名报恩塔,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祥云峰,建于隋朝,是浙江省现存最高古塔。
隋塔是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晋王隋炀帝为报智顗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唐会昌法难受损,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重修。塔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身黄色,原本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飞檐翘角。民国初整修时,从塔中取出9方隋代线刻造像石碑,每块碑高124厘米,宽42厘米,艺术价值很高。
千年隋塔,既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建筑精品,又是珍贵的佛教艺术宝库,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命名
隋塔,因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故称隋塔。
历史沿革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李克用隋炀帝为报智顗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便派司马王弘为智者大师建造了报恩塔。唐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修。因遭火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空洞,其色黄,雄伟壮观。民国初整修时,从塔中取出9方隋朝线刻造像石碑,每块碑高124厘米,宽42厘米,艺术价值很高,现藏寺内三圣殿前塔碑室。
建筑特征
隋塔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均辟有壶门。为空心楼阁式建筑。每层每面辟有壶门,外檐原为木构。塔心内壁还镶有线刻佛碑和佛经石碑,有几块脱落下来的砖雕佛像,镶嵌在国清寺鱼乐国清心亭墙壁上,供游人观赏。塔身黄赭色,楼阁式砖木结构。第一层东西向各开一个拱门,内空。第二层以上,塔的每面都设有佛龛。内壁的每块砖上都刻有三尊浮雕佛像,高18厘米,作结踟跌坐莲台状,气韵生动。1935年修整佛塔时,发现第二层内壁有七尊线刻菩萨造像,为隋朝作品。大塔之下有七座由白石砌成的小佛塔(即“过去七佛”)。隋塔的塔基选在坚硬的花岗石山坡上,塔砖锻烧火力均匀。
开发与保护
唐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修葺。因遭火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空洞,其色绛黄,雄伟壮观。民国初整修时,从塔中取出9方隋代线刻造像石碑,每块碑高124厘米,宽42厘米,艺术价值很高,现藏寺内三圣殿前塔碑室。千年隋塔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建筑精品,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传说
从前,国清寺左边有座五百罗汉堂,住着五百名罗汉。一天晚上,他们坐在一起商量,要在国清寺外大路旁边,造座佛塔,增加国清寺风光。商量妥当,他们就连夜动工。就在这天晚上,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路过天台,看到天台山瀑布高挂,十分壮观。为了使天台更加美丽,她决定在瀑布上造座石桥,飞架两山之间。造桥缺少材料,她就到国清寺来借。五百罗汉看观世音是位过路大士,不肯借。观音很生气,就和五百罗汉斗起法来。观音向罗汉借锅煮饭,罗汉又故意将铁锅敲了一个洞。观音见此,微微一笑,小施法术,在铁锅中烧出了香喷喷的米饭。罗汉见状,大吃一惊,把铁锅搬来一看,原来锅上的破洞,只漏沙,不漏米。从此这口锅就叫“漏砂锅”。后人在藏放这口大铁锅的房间门口写了一副对联:古寺犹有寒灶石,云橱尚存漏砂锅。
五百罗汉造佛塔,塔头原来放在金地岭上。观音借不到材料,只好另想办法。他回到石梁时,看到这个塔头,故意为难他们,就使塔头在原地定位。尽管五百罗汉想尽各种办法,一直忙到金鸡报晓,塔头总是原封不动。五百罗汉只好歇了。从此,隋塔就缺少塔头,后来人们造了座寺将它供奉起来。这个寺庙,以后就叫塔头寺。
参考资料
人文天台丨隋寺·隋梅·隋塔.天台县人民政府.2024-04-20
天台千年“隋塔”为什么没有“塔头”?来看它的传说.百家号.2024-04-20
肃州融媒.新浪微博.2024-04-20
浙江有座良心寺庙,低调地美了1400多年.凤凰网.2024-04-20
天台千年“隋塔”为什么没有“塔头”?来看它的传说.浙江在线台州.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