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是后赵皇帝石勒的陵寝,位于邢台市百泉村,记载于《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上》。

墓主生平

石勒(公元274年-公元333年),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后赵开国皇帝。其祖父石耶奕于、父亲石周曷朱,是匈奴旁枝羌渠单于部落中的小头目。

石勒作为匈奴旁枝羌渠的后裔,早年间被贩卖为奴。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石勒投奔刘渊,展露其军事才能,屡次帮助刘渊击败晋绥军,助刘渊称帝。石勒在刘姓手下南征北战,宁平城之战剿杀了东瓯王司马越的军队,东擒苟晞,北取王浚,西逐刘琨,南举豫,实力大增,控制着并、幽、冀三州,后阻止东晋祖逖。在司马睿太兴二年(公元319年)称赵王,建立后赵。太和二年(329年初),石勒率军攻下洛阳市,俘获前赵皇帝刘曜,灭前赵。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石勒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平。称帝后他制定五品官制,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重视教育,法律建设,北方社会暂时得到稳定发展。

建平四年(公元333年),石勒去世,享年六十岁,在位时长十五年,谥明皇帝,庙号高祖,虚葬于高平陵。《晋书》作者房玄龄曾称石勒“虽曰凶残,亦一时杰也”。

基本情况

在当时的十六国中,后赵最为强盛,自然其葬事也颇为讲究。石勒当了15年皇帝,于咸和七年(公元333年)病死采取“虚葬”手段处理了自己的后事,是夜里偷下葬的。根据族习俗,石勒被偷偷葬在某个山谷中,莫知其所,然后按皇帝规格备文物珍宝虚葬在今邢台市百泉村,号高平陵。石勒真身秘葬何处,无从得知,而石勒按皇帝规格虚葬在邢台南郊百泉村的高平陵,至今仍有遗迹可寻。而在之前,石勒葬母时也采取了虚葬的方式,《晋书·载记第四·石勒上》记载,“勒母王氏死,潜山谷,莫详其所。既而备九命之礼,虚葬于襄国城南(在今邢台百泉村)。”

参考资料

谈谈邢台的几座皇陵.邢台市人民政府.2024-08-21

晋书- 载记第四 石勒上. 中国古典文学.2024-08-21

二十四史系列 J105 晋书 唐·房玄龄等.国学网.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