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事,明代山西介休知县,勤于政务,一心为民,是介休市史上知名县官。
正文
生平简介
史记事,生卒年不详,字义伯,号莲勺,明陕西临渭区水手里人。
在县城孔子庙东侧创建公立书院——育才馆,并亲自讲学授课。正值连年荒旱,组织民众于汾河沿岸挑挖灌渠数条,以利溉田。以每打一井借谷五斗的办法,动员百姓凿井一千三百余口,使大批旱地变为水田,有效地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后又从平阳县引进植棉技术,亩产棉花达百斤。
针对洪山区水利陈年积弊,率民按东、中、西河土地多寡修筑渠道,限定水额,争讼止息。重修文庙,建立漏泽园(公共陵园),增筑西、南门环城悬楼。
万历二十七年(乙亥),介休市常有瘟疫流行,史记事心急如焚。后经道士指点,来此求救民之方。见洞中有一老者端坐,他纳头而拜。拜毕,见一张太极八卦图隐若现,在八卦的乾位有一塔。史记事连夜赶回县城,根据洞中所见绘制了一张塔图,后百姓自发建塔。从此瘟疫很少发生。万历二十八年(1600)主持编《介休县志》。任介休知县五年,勤于民事,严抑强宗,兴利除弊,教养兼至。现史公塔仍巍然屹立。
越百年后,介休市民众在县城西北隅修建八层塔一座,名史公塔,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