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心论
《十住心论》全名《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是空海代表著作之一。淳和天皇天长市年间(824~834)奉敕撰述,回应淳和天皇之敕,叙述真言密教体系的书,属于天长六本宗书之一。建长六年(1254)始由快贤于高野山开版印行,被认为是真言宗立教开宗的要典。收在《大正藏》第七十七册。主要根据《大日经》〈住心品〉的思想,论述真言行者心品转升的十个阶段(即十住心),同时对显密诸宗之教说加以分类、批判。
内容简介
所谓十住心,依次为异生羊心、愚童持斋心、婴童无畏心、唯蕴无我心、拔业因种心、他缘大乘心、觉心不生心、一道无为心、极无自性心及秘密庄严心。这些阶段分别代表了从受烦恼困扰之心到达真言密教代表人心的最高境界的心理发展过程。其中,异生羝羊心指受烦恼困扰之心,愚童持斋心代表发现道德的儒教境界,婴童无畏心为超俗志向的印度哲学及老庄思想境界,唯蕴无我心是小乘佛教中声闻的境界,拔业因种心为小乘佛教中缘觉的境界,他缘大乘心代表大乘佛教中唯识、法相宗的境界,觉心不生心是大乘佛教中中观、三论宗的境界,一道无为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为大乘佛教中天台宗的境界,极无自性心是大乘佛教中华严宗的境界,秘密庄严心则是真言密教的境界。书中引用诸多经论,详加阐释,因而内容极为庞杂。为此,空海于天长七年(830)另撰《秘藏宝钥》三卷,作为《十住心论》的略论,简略表示其内容,但论旨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