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基金会
周光召基金会成立于2006年6月15日,由钟健国先生及其家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捐赠资金设立。基金会旨在表彰在中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做出显著贡献的科技人员。周光召担任基金会理事会永久名誉主席及奖励顾问委员会主席。基金会每年举办三次理事会会议和奖励顾问委员会评审会议,并且每年颁发一次奖项。
基金会简介
周光召基金会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框架下运营和管理的非营利机构。其运作和管理遵循香港法律的规定,由基金会理事会全权负责。钟健国担任基金会理事会主席,而周光召则是基金会理事会的永久名誉主席以及奖励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基金会设立了专门的奖励顾问委员会,由9名专家组成,负责奖项的设定、奖励政策的制定、评审和授予等工作。该委员会的成员年龄达到80岁时,将自动成为荣誉顾问,并由新加入的成员补充,保持总人数不变。
奖项设置
周光召基金会的奖励宗旨在于鼓励那些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工作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团体。基金会强调被奖励者的研究成果应经过实际检验,或者在学术上有独特见解,能够引领新的研究方向并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此外,基金会也关注那些在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研究人员,使中国的技术和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基金会制定了严格的奖励标准,确保获奖者具有卓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倡导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基金会实行宁缺毋滥的原则,优先考虑那些未获得过其他大奖的科学家。
奖项范围与程序
周光召基金会的奖励涵盖基础学科、能源、资源环境、信息、人口健康、农业、材料等多个领域。每年选择若干个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和科研团队给予奖励,每个领域的总奖金不低于100万人民币,具体分配数额由奖励顾问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奖励顾问委员会对项目的推荐、评审和授予负有责任,确保奖励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前瞻性。所有顾问都以个人身份参与决策过程,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影响。颁奖活动通常在每年9月份的中国科协年会上举行。
基金会成员
周光召基金会的成员包括周光召、钟健国、王晓东、齐让、李振声、李静海、杜祥琬、杨福家、胡启恒、徐冠华、宋瑞祥、彭志珊、戴明华、周莹等人。
历届获奖者
第一届获奖者包括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的周兴江、杨学明、邵峰、葛蔚,以及农业科学奖的王璞、刘国彬、张佳宝、欧阳竹、郝晋珉、徐明岗、蔡典雄。第二届获奖者中有应用科学奖的赵宪庚、张建春、张涛、邱勇,以及临床医师奖的赵玉沛、姜建元、凌锋。第五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的获奖者包括上海光源科技团队和黄磊博士获得的应用科学奖,以及李文辉获得的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第九届获奖者中,杜江峰教授和黄三文研究员获得了基础科学奖,范国滨、张卫研究员及其团队获得了技术创新奖。
参考资料
周光召基金会获奖者清华论坛举行.清华大学.2024-09-27
安塞站站长刘国彬获周光召基金会农业科学奖.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2024-09-27
杨学明等4人获首届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中国科学院.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