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圆蜘蛛属于蜱螨目叶爪螨科的一种昆虫,主要分布在北纬29-37度的中国地区。这种蜘蛛主要危害小麦、大麦,同时也会影响豌豆、蚕豆、油菜、紫云英等多种作物。它们通过吸取植物叶片的汁液造成损害,导致叶子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黄,最终可能导致整株植物干枯。江苏省邗江区的研究表明,近年来麦圆蜘蛛的危害日益严重。
形态特征
成虫
麦圆蜘蛛的成虫体型较小,长度约为0.6-0.98毫米,宽度约0.43-0.65毫米,呈卵圆形,颜色为黑褐色。它们有四对足,其中第一对较长,第四对次之,第二对和第三对足长度相等。成虫背部具有明显的肛门构造,足部和肛门周围的区域呈现出红色。
卵
麦圆蜘蛛的卵长约0.2毫米,形状近似椭圆形,最初呈现暗褐色,随后会变成浅红色。
若螨
麦圆蜘蛛的一龄若螨被称为幼螨,拥有三对足,初始颜色为浅红色,之后会变为草绿色至黑褐色。二龄、三龄和四龄若螨均具备四对足,形态类似于成虫。
生活习性
麦圆蜘蛛一年能繁殖两到三代,春季一代,秋季则可能有一到二代。整个生命周期大约持续46-80天,通常以成虫、卵或若虫的形式越冬。冬季期间,这些蜘蛛几乎不会进入休眠状态,且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来年春天,越冬的螨形总目开始孵化并对农作物产生危害。3月中旬至4月初,虫口数量达到高峰,而到了4月下旬,大多数螨类会死亡。成虫会在麦茬或土壤中产卵,10月份越夏卵孵化,继续危害秋播的小麦苗。麦圆蜘蛛大多实行孤雌生殖,每只雌性能够产下20多颗卵。春季时,卵常被产在小麦分蘖丛或土壤中,而在秋季,则更多地出现在须根或土壤中,常常形成聚集的卵群,每个群体包含数十颗卵。卵的孵化时间跨度较大,从20天到90天不等,夏季卵的孵化期可达4-5个月。适宜麦圆蜘蛛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8-15摄氏度,相对湿度应超过70%。在水浇地中,这种蜘蛛更容易滋生。江苏省早春的降雨情况对于麦圆蜘蛛的发生程度有着关键的影响。
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麦圆蜘蛛的危害,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1. 采用轮作倒茬的方式种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冬春季节进行灌溉,有助于破坏麦圆蜘蛛的生存环境,从而减少其造成的损失。
2. 在播种前,使用75%3911乳剂0.5千克,加水15-25千克,混合均匀后用于处理150-250千克的麦种。处理完毕后,将种子堆放12小时后再进行播种。
3. 必要时,可以使用2%混灭威粉剂或1.5%乐果粉剂,每亩用量为1.5-2.5千克,通过喷粉方式进行防治。也可以将这些杀虫剂与30-40千克的细土混合,撒布于田间作为毒土。
4. 当虫口数量较大时,可以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乐果乳油稀释1500倍的溶液,每亩喷施已配制好的药液75千克。
5. 可选择使用波美0.3-0.5度的石灰硫黄合剂或50%硫悬浮剂,每亩用量分别为200-400毫升,加入50-75千克水中进行喷雾。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防治麦圆蜘蛛,同时还能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6. 如果以上措施效果不佳,还可以考虑喷洒15%哒螨灵乳油稀释2000-3000倍的溶液,或者20%绿保素(欧洲尘螨素+辛硫磷)乳油稀释3000-4000倍的溶液,以及36%克螨特乳油稀释1000-1500倍的溶液。这些药物的有效期一般为10-15天。
参考资料
麦圆蜘蛛.世界农化网.2024-08-08
麦蜘蛛的种类与防治.世纪农药网.2024-08-08
【大田】小麦田红蜘蛛密密麻麻,防治方法请收好!.搜狐网.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