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蘑菇生长在巴楚特有的自然胡杨林山区 中,肉质厚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巴楚蘑菇都是野生的,年产量不多,一直供不应求。
巴楚蘑菇是微生物产品,作为人们食品的一部分,其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期年采集量只有10吨左右,人工难以培育,成为有价无货的稀有食用菌。
分布地区
巴楚蘑菇生长在新疆叶尔羌河流域的巴楚县、麦盖提县、莎车县等自然胡杨林区,因主产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巴楚县而得名。
生长环境
巴楚蘑菇是叶尔羌河水、千年胡杨树、干旱少雨的大漠气候条件经大自然融合孕育出的一种绿色珍稀食用菌,新疆农科院将这种蘑菇鉴定为“皱柄羊肚菌”,巴楚蘑菇也叫“巴楚木耳蘑菇”。菌盖呈木耳黑色,中有凹坑,菌柄乳白色,下粗上细,中空,根部主体呈圆形,有须根,素以纯天然、质嫩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
巴楚蘑菇生长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主要分布在夏河林场和夏马勒林场靠近河岸的胡杨林中,这里土壤肥沃,气候干燥,是巴楚蘑菇最眷恋的故土。巴楚县每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春雨过后或春水稍浸地表,巴楚蘑菇便在胡杨树下的腐质土中零星破土而出。近几年科技人员进行了人工培植的研究,迄今尚未成功。
巴楚蘑菇特征
(一)整体特征
巴楚蘑菇子实体一般较小或中等大。菌盖裂片3~4片,暗褐色至黑褐色,表面似绒状,边缘有几点与柄连接,盖下面污白色。菌柄长2~7cm,粗1~1.8cm,白色至乳白色,表面似有粉末,空心,下部膨大且有沟或凹窝。子囊长棒状至长圆柱形,250~300 X16~20μm,含孢子8个,单行排列。孢子无色或带黄色,光滑,壁厚,宽椭圆形至宽卵圆形,17.7~22.9 X 12.7~16.5μm。侧丝顶部膨大5~ 8μm,带黄色,有隔。
(二)果实特征
巴楚蘑菇顶部是黑褐色的木耳状,整株形状如同蘑菇上面嫁接了木耳一般,中有凹坑,菌柄乳白色,下粗上细,中空,根部主体亦呈圆形,有须根。
营养成分
巴楚蘑菇经营养成分测定:巴楚蘑菇子实体中含粗蛋白质20.87%,粗脂肪4.06%,粗纤维24.36%,无氮浸出物35.42%,粗灰粉12.91%,钙0.82%,磷0.5%,含17种氨基酸,菌盖、菌柄氨基酸含量(g/Kg)分别为19.46和13.1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26和2.41,必需氨基酸分别占各自氨基酸总量的47.58%和48.78%。矿质元素锌的含量为823mg/Kg。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组成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8.56%。
参考资料
巴楚蘑菇的科普介绍.今日头条.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