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通过举办“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挖掘设计力量,传播设计价值,推动设计发展,构建设计与市场的沟通平台,促进设计教育观念的革新,加大中国设计师同国际设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大赛分为专业组:国际、国内各类设计机构或设计师个人、企业设计部门从业人员;和院校组:国际、国内各类高等院校设计类、艺术类专业教师及学生。

奖项介绍

“包豪斯”作为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精神,意味着理性与唯美的风格、不断创新与探索的勇气、面对世界的广阔视野、探讨全球共同问题解决之道的博大胸怀、以及师生同乐的教学氛围。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旨在传承“包豪斯”精神,通过举办“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北京包豪斯设计研究院

协办单位:包豪斯国际设计协会(BIDA)

承办单位:包豪斯奖国际设计大赛组委会

大赛专家评委

朱钟炎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红星奖评委,上海市世博会项目专家评审委员。

应放天:博士后,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产品设计系主任,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顾平:博士后,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柯鸿图:铭传大学商业设计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覃京燕: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李军:双博士,武汉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研究员。

李中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ICOGRADA)会员。

唐昌乔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设计师协会(CDA)理事。

崔天剑: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设计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副秘书长。

殷俊:博士,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动画学会理事。

尹传垠:博士,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环艺设计系副主任,湖北省政府综合招评标中心专家。

史民峰: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数字媒体艺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学:天津工业大学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

参赛者资格

专业组:国际、国内各类设计机构或设计师个人、企业设计部门从业人员;

院校组:国际、国内各类高等院校设计类、艺术类专业教师及学生,均具备参赛资格。

参赛作品类别

1、环境空间类(建筑、景观、室内、园林、规划、展览、展示等)

2、产品造型类(各种工业产品的造型、外观、结构、功能、材料、工艺等)

3、视觉传达类(海报、招贴、标志、VI系统、品牌、书籍、包装、字体、插画等)

4、服装饰品类(服装、染织、面料、鞋帽、饰品等)

5、数字媒体类(动画、动漫、数码摄影、交互、网页等)

大赛奖项设置

1、包豪斯奖(最高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入围奖:名额待定(根据本届大赛的实际来稿数量和质量确定具体获奖名额)。

2、优秀指导教师奖:院校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作品中,有5件以上作品获奖(含入围奖),具备优秀指导教师奖的获奖资格。

大赛颁奖

大赛颁奖、收藏及出版等

1、获奖者将获得大赛组织机构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奖杯、奖牌)。

2、获得铜奖及以上的作品将被北京包豪斯设计博物馆(筹)永久收藏,并为获奖者颁发《收藏证书》。

3、获得银奖及以上的作品将免费收录大赛官方年鉴《包豪斯设计年鉴》,并赠送获奖者一册。

4、获得银奖及以上的获奖者将推荐加入北京包豪斯文化艺术院或包豪斯国际设计协会

5、获得金奖及以上的获奖者将推荐在包豪斯设计网和十余家合作媒体做访谈报道或开辟网站专栏。

知识产权

1、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2、所有参赛作品的署名权及相关知识产权全部归参赛者所有;

3、大赛组委会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出版、发行、展示、展览等。

4、大赛组委会保留对大赛各项条款的最终解释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