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颁朔

颁朔

“颁朔”原为“颁历”,是指古代帝王于每年季冬把来年的历日布告天下诸侯。

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历书,又称“历日”“宪书”“通书”,其内容不仅包含按照特定历法排列的年、月、日和节气,还提供了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实用指南,以及选择吉祥日子的信息。这些历书通常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因此也被称为“皇历”。据传,这一称呼起源于赵光义,他会在年末赠予官员们含有详细日期和节令信息的历书。

更名

清朝的颁历典礼在午门举行,使用的历书名为《时宪历》。乾隆时期,为了避免与皇帝的名字冲突,将“时宪历”更名为“时宪书”,同时“颁历”也被更改为“颁朔”。《清史稿·志六十四·礼八》记载了这一过程:“时宪书成,钦天监官岁以十月朔日进,并颁赐王公百官。午门行颁朔礼,颁到直省,督、抚受朔如常仪。”颁朔之日的仪式非常隆重。随着清朝的结束和北洋政府采用阳历,“颁历”这一传统仪式也随之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颁朔 bān shuò.在线词典-汉语言文学网.2024-10-25

历日词语解释.汉典.2024-10-25

颁朔词语解释.汉典.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