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天津市与世界博物馆位于河北路314号的“近代天津与世界展览馆”又称“五大道展览馆”,是由天津著名作家航鹰女士创办的。其中举办的“八国联军侵略天津”图片展,将那一份过去的记忆展现在您的眼前,它告戒每个国人勿忘国耻。通过参观各个历史时间天津租界变迁的历史照片,再一次提醒人们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此外在这里,您还可以浏览到五大道以及天津市其它地区的珍贵历史老照片。随着它,您将进入时光隧道,重返回过去的历史情境中去。

简介

近代天津与世界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北路314号,创建于2002年9月,由民间团体天津历史文化保护促进会创办,创始人为作家航鹰女士。该馆陈列、收藏了历史老照片1000余幅,以及一些珍贵史料,记录了从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400多年中外关系历史,涉及了美、英、法、德、意、日、俄、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以色列、印度等10多个国家。展出新照片400余幅。镇馆之宝是《三叉河口》。

博物馆收藏品

通过大量曾经在天津市居住过的外国朋友拍摄的老照片,从另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出近代天津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开辟的“近代中国百项第一”展览更形象地反映出天津在中国近代教育、文化、工业、金融、交通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是了解天津近代历史发展的最佳去处。该馆拥有一批新近从欧洲收集来的人文史料,其中有不少在国内鲜为人知的孤本。其独特性在于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自散居于欧美各国的相关人士保存的私人相簿,提供者多为曾在天津侨居的外籍人士或其后裔。私人相簿之荟萃,凸现了民间性、私人性与个性化的风格。

背景

从1860年开埠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天津市一直是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特别是自“洋务运动”兴起之后,天津在北方乃至全国走在了近代化道路的前列。城市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的显要,使天津从近代就成为中西方文明荟萃之地。经过近百年发展,天津形成了各国文化荟萃的独特现象,“世界建筑博览会”堪称全球罕见的人文景观。

展览概况

近代天津博物馆侧重对“近代中国看天津”史料的研究与陈列,旨在宣传天津作为“近代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形象,并力求把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小洋楼”遗存及其人文史料整合开发为旅游资源。

馆内开辟展室有:近代中国看天津市——百项中国第一、勿忘国耻——历史上各国军队在天津、五大道风貌建筑保护区、美国在天津的历史文化遗存、德国在天津的历史文化遗存、奥地利建筑设计师盖苓与天津小洋楼、法国科学家桑志华北疆博物院、日本的“天津出生者”……

迄今,近代天津博物馆收藏与陈列的历史老照片上千幅,新照片几千幅。其内容涉及了美、英、法、德、意、日、俄、奥、比等10多个国家,记载了从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400多年间天津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新老照片展示了天津市有代表性的西式建筑800余座。

特色

近代天津博物馆拥有大批新近从欧美国家收集挖掘而来的人文史料,其中有不少是在国内鲜为人知的孤本和文物原件。其独特性在于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取自散居于欧美各国的天津“外籍同乡”保存的私人相簿,凸现了民间性、私人性与个性化的风格,因而也更加具备真实性与客观性。文史界专家学者参观展览后为许多首次浮现的珍贵文物而倍感惊喜,例如德国飞行员在驾驶舱里于空中拍摄的张学良开飞机的照片;1864年德国画家绘制的3幅天津市写生画;100年前“侯家后”、“八大成”饭馆的票据;表现袁世凯在天津组建的中国第一支西式军乐队,顶戴花与洋鼓洋号相映成趣的照片……

由于近代天津博物馆独具民间性与外向型,引起了中外人士的浓厚兴趣。接待了来自十几个国家的近千名外宾,还接待了来自国内各省市和天津本地的大批参观者。近代天津博物馆已成为五大道风貌建筑保护区的一处亮点,成为天津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