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或UK Eglish)主要是以英格兰人的英语规则为标准,是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内部分为爱尔兰英语、苏格兰英语、英格兰英语和威尔士男子足球代表队英语。英式英语通常伴随着抑扬顿挫的标准发音音节清晰利落、干净明朗,听者可明显区分出长韵母音和短韵母音,卷舌音是英式口音的显著特征。英式英语的语音讲究正宗,其特点是重节奏,多略读,或锵有力,或高贵典雅。英式英语也是英格兰人高贵优雅的象征,以其板正清晰的发音特色受到了很多英语学习者的喜爱。总体使用人数约10亿人。

英式英语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英语央格鲁撒克逊语(约公元450 年至公元1100 年),在这期间,凯尔特人逐渐接纳并融入了罗马文化,从拉丁语中吸收了约600多个词汇。中古英语(约公元 1100 年至公元1500年),这一时期,大量的法语词汇进入英语词汇,使英语具有了日耳曼语和罗曼语的双重特点。现代英语(约公元1500 年至今),现代英语的语法、读音和拼写逐渐固定下来。近年来,英国拍摄的英式英语的影片,如《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布朗夫人》《秘密与谎言》《英国病人》等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动画片《穿错裤子》《鲍勃的生日》获得四项奥斯卡奖。

英式英语主要在英国的大学城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流行,也被广泛应用于寄宿学校教育和电台、电视播音中。

使用主体

英式英语是大不列颠岛(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北爱尔兰、爱尔兰共和国)所使用的主要语言。也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所用的官方语言。

形成历史

根据美国学者亚瑟·G·肯尼迪的观点,将英式英语发展史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英语央格鲁撒克逊语(约公元450 年至公元1100 年)、中古英语(约公元 1100 年至公元1500年)、现代英语(约公元1500 年至今)。

古代英语央格鲁撒克逊语(约450-1100)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成功征服英国地区,开启了罗马对该岛屿长达300多年的统治。在这期间,凯尔特人逐渐接纳并融入了罗马文化,从拉丁语中吸收了约600多个词汇。公元407年,罗马军团撤离不列颠,随后,来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该岛,并建立了多个国家。自此,英国被称为“英格兰”,意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这些日耳曼人将他们的语言带到了大不列颠岛,这就是人们所知的盎格鲁-撒克逊语(古代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

中古英语(约1100-1500)

1106年,来自诺曼底登陆的公爵威廉击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建立了诺曼王朝。从此,法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政府、法庭、学校等社会机构都必须使用法语。这一时期,大量的法语词汇进入英语词汇,使英语具有了日耳曼语和罗曼语的双重特点。同时,英语丧失了大量古英语词汇,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法语和拉丁语词汇。

现代英语(约 1500至今)

现代英式英语可以分为早期现代英语(1500-1700年)和现代英语(1700年至今)两个阶段。从1400年开始,英语的语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为“元音大变化”,但拼写仍然沿用了中古英语的拼写习惯。尽管早期现代英语尚未完全定型,但16世纪后半期的元音书面语言已经足够称为标准语言。然而,这个标准语言仍在不断规范化的过程中,因此在语法、词汇、读音和拼写等方面仍然存在多种竞争形式。直到18世纪中叶以后,现代英语的语法、读音和拼写才逐渐固定下来,趋向统一。在早期现代英语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英语的词汇和澄清英语的句法。

历史上,英语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大英帝国的全球影响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英语形式是英国英语(Received Pronunciation,常被译为“被一般大众所接受的发音”)。这种英语被认为是受过教育的非方言英语,主要在英国的大学城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流行,也被广泛应用于寄宿学校教育和电台、电视播音中。英国英语有时也被称为“英国腔”,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认同这一称呼(特别是美国)。尽管如此,英国英语仍然是许多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包括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同时在欧盟内部也被广泛使用。此外,英国英语在英国的前殖民地香港也仍然被广泛使用。

语系

英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

不列颠群岛上,英式英语主要可分为下列的类别:

地理分布

参考资料:

内部分区

大不列颠岛从北至南包括爱尔兰英语、苏格兰英语、英格兰英语和威尔士英语等四大方言区,每个大方言区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小方言区。英格兰地区则有四大方言区:北部、中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在英国本土,除了英格兰使用的英语外,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有各自独特的苏格兰英语、威尔士英语和爱尔兰英语,这些语言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都与英格兰英语有所不同。另外,爱尔兰共和国的第一语言是爱尔兰语,而英语是世界语言

语言特点

语音

英式英语的标准发音被称为“被普遍接受的发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或“英国普通话(General British)”。它是指英国伦敦东南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特别是英国私立中等学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名牌大学师生所采用的发音。英国官方宣传机构一一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即BBC)的播音员也使用这样的发音。英式英语的语音讲究正宗,其特点是重节奏,多略读,或锵有力,或高贵典雅。

重音特点

在英式英语中重音在第二或第三个音节

语调特点

“据统计,英国人平均每分钟发220个音节”,英式英语使人感到抑扬顿挫,起伏鲜明。

在日常用语中,当字母a在/t/、/m/、/n/、/w/、/t/、/s/等之前,英式英语发音为/a:/。

词汇

英式英语,是一种严谨的语言。如英式英语单词中词尾为-me、-ue不发音;英式英语中存在部分以-our为结尾的单词及其派生词。英式英语中以-re结尾的单词,读音为[e:];英式英语中某些单词以-ence为结尾;某些动词以【i】se为结尾;部分词会出现双写-ll;部分以-xion为结尾的词。

在不少情况下,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表达同一事物时要使用不同词汇。例如bim(可以吸墨水的圆珠笔)和扳手(扳手)是严格的英式词语,zip code(邮政编码)和realtor(房地产经纪人)则是美式词语;railroad tracks和railway line(铁路)是用不同方式表达同一事物;英国的bowler hat(一种黑色的圆 顶礼帽)在美国叫德比 hat。有时用不同的单词但其含义非常相似,如luggage(行李,英式)和baggage (行李,美式)可以替换使用;有些常用单词有某些附带的且为某国所特有的意思,例如英式英语中的leader(领导)亦有editorial(报纸上的社论)或leading article(重要文章)之意;有时附带意义成了主要意义,例如dumb(哑的)在美式英语中表达为stupid person(笨蛋),而不是表示mute(马进海)。有些词在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中使用的频率也不一样。例如baggage和luggage或pole和rod可替换,它们使用频率的差别很小。但如果人们听惯了某些词如fishing rod(鱼杆,英),再来听另外的词如fishing pole(鱼杆,美)时就会引起特别的注意。许多词在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中有不同的形式,例如美国人用swim cap和cook book而不用swimming cap和cookery book。也有不同的简化形式如美国人说studymath,而英国人则用study maths。

语法

名词

集合名词做主语时,英式英语的谓语动词单复数形式均可,即视为整体时,表示奇数意义;指代个体成员时,表示复数意义。

动词

在英语中有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语言结构现象,如“have a look”“take a walk等语言结构,这类短语结构表达的语义与“look”“walk”等词语作动词使用时基本相同英式英语多用have。有些动词兼有规则和不规则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英式英语中多用不规则形式。

时态

表示距现在不远的过去发生的事情,英式英语常用现在完成时。

日期表达

英式英语表达顺序为日、月、年。

有些用法只在美式英语或只在英式英语中使用,例如in back of (在······之后)只用在美式英语中,Tovisit with在美式英语中使用用来替代英式英语中的to visit,同时也有实际见面的意思。在英式英语中Is John at home?指他本人是否在家而Is John home?意思则指他是否已经回来了。美式英语只使用后者,且不作区分。

语言文化

由于英式英语世界涵盖广泛,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涉及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也极为丰富。以下是一些与英语语言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

英国文学欧洲文学里的重要一支,其兼有拉丁成分和日耳曼成分。

英国文学始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国定居时期。古英国文学中仍然保留有五份残留的作品,都是诗歌或盎格鲁-撒克逊游吟诗人所唱的歌曲,所吟诵的多是古时的英雄事迹。《贝奥武夫》即是古英语文学中仍然保留的五部残留作品之一,其描述了英雄人物贝奥武甫和一个妖怪的三次搏斗。

经过丹麦人入侵和诺曼征服后,进入封建社会英国最流行的文学形式是传奇文学,其篇幅较长,主要描写贵族的生活和冒险故事,传奇文学中,对国王和领主保持忠诚是一个重要的不断重复的主题。这些传奇文学的英文版本多是从法语或拉丁语翻译而来。马洛礼的《亚瑟王之死》将法国传奇中冗长复杂的句式转换成了语言简洁又符合语言习惯的英语散文,给15世纪的英国文学留下了珍宝。

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中期是西方文明中标志着中世纪到现代社会过渡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钦定版圣经》编译完成,随着英文圣经的广泛影响,标准的现代英语已经成型并且被确定了下来,其中的短语和表达方式也融入了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国人的生或机理之中。从十六世纪上半叶开始,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统治催生了有关历史主题的作品,霍林希德的《编年史》就为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提供了素材。与此同时,英国诗歌最流行的形式,十四行诗意大利引介进入英国,戏剧作品逐渐增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有: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诗人埃德蒙·斯宾塞的《仙后》;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的《随笔》。这一时期造诣最高的剧作家和诗人当数莎士比亚

英国革命和复辟时期的文学主要与当时的社会巨变有关。这一时期,诗歌还在文学领域占主导地位。最著名的诗人是约翰·弥尔顿,他创作了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歌戏剧《力士参孙》。这一时期的小说体散文以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为代表。随着王权的复辟,文学风格从复杂、大胆、奢侈逐渐让步于简单、清晰、克制和规则的形式。约翰·德莱顿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是任何批评家,其作品有剧本《一切为了爱》、长诗《亚布萨伦与阿其图菲尔》和散文《论戏剧诗》。

十八世纪的英国也称启蒙主义时代或理性主义时代。启蒙主义思想居于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浓郁的说教意味和道德主题,文学演变成了大众教育的一种方式。新古典主义居于十八世纪英国文坛的主导地位。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家作品有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丹尼尔·笛福的散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和斯威夫特的《格利弗游记》等。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是英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大多数文学评论家认为,由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柯勒律治共同创作的第二版《抒情歌谣集》的面世是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盛行的标志。1789年由华兹华斯撰写的《序言》宣告了浪漫主义时代的来临,而1832年沃特·司各特的逝世则标志着浪漫主义这一文学时代的结束。

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流行时期,其主要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负面影响。批判现实主义主要以小说的形式创作,小说成为最普及的读物。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有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孤星血泪》,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等优秀作品。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创作以散文见长,有罗伯特·勃朗宁的《男人和女人》、菲茨杰拉德及其所翻译的波斯诗人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集》。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各类形式经历以了一段相对发展的时期。戏剧上,新戏剧运动掀起,代表作如萧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诗歌方面,现代主义盛行,如托马斯·艾略特的《荒原》、托马斯·哈代的《呼唤声》;小说方面现实主义小说始终占主导地位,代表作如约瑟夫·吉卜林《基姆》。这些优秀作品都为世界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艺术作品

音乐

使用英式英语的音乐历史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是较为落后的,进入20世纪后,音乐获得了发展,在欧洲也占有了一定地位。使用英式英语创作的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如下。

参考资料:

影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电影的3个国家之一。电影在英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英国拍摄的英式英语的影片,如《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布朗夫人》《秘密与谎言》《英国病人》等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动画片《穿错裤子》《鲍勃的生日》获得四项奥斯卡奖。

使用现状

主要在英国的大学城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流行,也被广泛应用于寄宿学校教育和电台、电视播音中。

参考资料

该学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anglo-chinese.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