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给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概述

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贡诺·厄奎斯特以“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我们带回了宇宙形成的婴儿时代”为开场白时,许多在座的记者已经开始明白获奖者将会是与宇宙学研究相关的科学家。

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发布的公报说,马瑟和斯穆特借助美国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做出的发现,为有关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支持,将有助于研究早期宇宙,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恒星星系的起源。公报说,他们的工作使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

今年60岁的约翰·马瑟目前为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高级天体物理学家。1945年出生的斯穆特目前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们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在宣布仪式上,评委拨通了马瑟的电话。马瑟说,他还在睡梦中,所以此刻的感觉除了激动之外还觉得很困。当在场记者询问他是否真的相信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这位科学家毫不迟疑地给了大家一个肯定的回答。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佩尔·卡尔松以回顾历史的方式对今年的获奖成果进行了解读。卡尔松说,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到1964年的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发明,到1993年的脉冲双星发现,这些曾获诺贝尔奖的成就都表明基础物理

评委会指出

学研究在进步。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涉及的宇宙形成大爆炸理论是比较接近平民的科普知识,对推进社会对宇宙探索的兴趣也有积极作用。

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克雷格·梅洛2日因发现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本月13日,诺贝尔奖的其他奖项也将各有其主。除诺贝尔和平奖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奖外,其余奖项的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