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雨来

雨来

雨来,作家管桦所著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雨来是生活在还乡河边芦花村的“捣蛋”少年,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崇拜敬爱八路军战士,在抗日战争硝烟的洗礼下,小雨来充分展现了我国少年儿童的英勇无畏、机智勇敢。

角色经历

抗日战争时期,12岁的雨来住在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他很擅长游泳。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

秋天,日军再次进行扫荡。雨来的父母外出,留他一人在家。当时雨来正趴在炕上念识字课本,突然听到街上有急促的跑步声,他把书揣在怀里就跑出去。刚迈出门槛,便见到交通员李大叔。紧接着,传来鬼子呜哩哇啦的叫声。李大叔迅速把缸搬开,躲进洞里,雨来立刻将缸搬回原位。雨来刚到堂屋,鬼子就强行闯入。为掩护李大叔,雨来面对敌人的诱惑和严刑拷问,始终坚定不屈。敌人被激怒,狂叫“枪毙!枪毙!拉出去!”,随后河边传来几声枪响。

敌人离开后,乡亲们到河边寻找雨来。雨来的朋友铁头等几人伤心哭泣,老人们含泪感慨“有志不在年高”。铁头提议沿河寻找雨来的尸体。就在此时,水面上突然冒出一个小脑袋,像小鸭子般抖落头上的水,向岸上询问“鬼子走了?”众人欣喜高呼“雨来没有死!”原来,在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备,一头扎进河里,鬼子冲着河开枪时,他早已从水底游到远处。

角色原型

管桦先生在21世纪初——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夏天,领着他的儿子鲍河阳回老家,在老家的路上散步时,曾对鲍河阳讲起了《小英雄雨来》的真正原型。1940年,在日本兵日渐战败的时候,八路军组织了一场攻打玉田县县城的战役,管桦在那场战役中遇到了一位给八路军带路的当地少年,大概十三四岁,大家都觉得很奇怪,问他:“你们家大人为什么不来带路,干嘛要让你来带路呢?”那个孩子乐呵呵地反问:“难道我就不能带路吗?”这时战斗开始了,敌人打炮了,战士们都趴在战壕里,但那个孩子却好奇地站起身来,他想参观一下平生遇到的第一次战斗,然而,万分不幸的是,一颗子弹打进了孩子的太阳穴,这个曾经胆大、活泼、机智的少年,就这样死在了管桦的眼皮底下。后来,当了作家的管桦写出了《小英雄雨来》,里面的主人公雨来,基本样子就是复制了那个孩子的模样,也是十三四岁的河北省农村孩子,而小说发表时原名是《雨来没有死》,正是他长久的一个心愿。

角色评价

提起《小英雄雨来》,作家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作家凭空想像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1940年,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他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雨来没有死》。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

初稿写成后,管桦首先请当时任鲁迅文学院研究室主任的周立波审阅。周立波被小说中主人公雨来的精神所吸引、感动,连连称赞这篇小说写得有骨头有肉,非常值得一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周立波鼓励并指点管桦继续写下去,要写成一部真实反映冀东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或长篇小说。

《雨来没有死》这篇处女作,1948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建国之初,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全国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管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文革”中,小英雄雨来竟会成为他的“保护者”。那是“文革”初期,一次,冲击北京市文联的“红卫兵”要揪斗管桦。当一群脸上还带着稚气、对管桦一无所知的中学生,拿着皮带朝管桦步步逼近时,其中有人问了一句:“管桦是谁?”旁边有人回答:“就是写《小英雄雨来》的那个作家。”那些学生都是学着《小英雄雨来》长大的,听了这句话,满脸杀气的孩子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推推搡搡,他们怎么好意思对塑造出自己童年崇拜过的偶像的人动手呢?管桦因此躲过了一劫。

风云过后,年逾古稀的管桦深知革命传统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他愈加魂牵梦萦“雨来”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英雄精神了。管桦说:“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还谈何爱国?”为了使“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得到发扬,管桦打算在家乡的还乡河公园里建一座小英雄雨来纪念园,让新一代更多地走近英雄,学习英雄,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熏陶。他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唐山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1998年,“小英雄雨来纪念园”终于在还乡河公园落成了。管桦在小英雄雨来纪念碑上亲笔写道:“19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地方武装、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

如今,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成了大人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去处。在那里,会使人勾起一段历史的回忆,仰望雨来塑像,曾经学着雨来的故事长大的人们和正在学着雨来的故事成长的孩子们,都常常会重温《小英雄雨来》中那句不止激励过一代人的名言警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

文艺创作

2009年,儿童电影小英雄雨来上映,在片中,小演员张淙洋饰演雨来一角。

2023年2月28日,京剧《小英雄雨来》将正式公演。以雨来要求参军、请缨送信、指挥布假雷、带鬼子进地雷阵、不贪金钱、不惧怕拷打,与敌人斗智斗勇等情节为主线,歌颂了雨来的爱国奉献精神。

参考资料

我爱阅读——好书推荐系列(22)《小英雄雨来》.微信公众平台.2024-04-01

没有“小”英雄,哪有“大”英雄?——《小英雄雨来》及其现实意义.人民号.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