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芦花

芦花

芦花是禾本目禾本科芦苇属植物芦苇的花。

芦苇是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芦花呈复总状花序大型,分枝多数,着生稠密下垂的小穗,小穗柄长2~4毫米,无毛,小穗长约 12 毫米,含4花:颖具3脉,第一颖长4毫米:第二颖长约7毫米:第一不孕外雄性,长约 12 毫米;第二外稃长11毫米,具3脉,顶端长渐尖,基盘延长,两侧密生等长于外稃的丝状柔毛,与无毛的小轴相连接处具明显关节,成熟后易自关节上脱落;内稃长约3毫米,两脊粗;雄3,花药长 1.5~2毫米,黄色。花期为6-8月。

物种简介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芦苇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芦苇属 communis Trin.[P.australis(Cav.)Trin.]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晒干。

异名

葭花(《尔雅》),芦蓬茸(《小品方》),蓬茨(《唐本草》),蓬茸(《本草图经》)。

形态特征

芦苇花原植物为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3M公司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节上有芽。茎直立,中空。叶2列,互生;叶鞘圆筒状,叶舌有毛;叶片扁平,长15~45cm,宽1~3.5cm,边缘粗糙。穗状花序排列成大型复总状花序,顶生,长20~40cm,微下垂,下部梗腋间具白色柔毛;小穗通常有4~7花,长10~16cm;第1花通常为雄花,颖片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或更短;外稃长于内稃,光滑开展;两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稃分离。花、果期7~10月。

分布范围

生态环境:生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主要价值

木质素18%,戊聚糖24.9~25.6%和纤维素26.8~31.1%。

相关配伍

1、治卒得霍乱、气息危急、食鱼蟹中毒:芦蓬一大把,煮令味浓,顿服二升。(《小品方》)

2、治诸般血证:水芦花、红花、槐花鸡冠花、茅花等分,水二钟,煎一钟服。(《积善堂经验方》)

3、治刀伤出血:芦花适量敷伤口。(江西等处行中书省草药手册》)

4、治干霍乱病心腹胀痛:芦蓬茸一把,水煮浓汁,顿服一升。(《小品方》)

5、治鼻:芦花煅存性研末吹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烧存性研末吹鼻。

采集加工

秋后采收,晒干。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

药材性状

完整者为穗状花序组成的复总状花序,长20~30cm。下部梗腋间具白柔毛,灰棕色至紫色。小穗长15~20mm,有小花4~7朵,第1花通常为雄花,其他为两性花;颖片线形,展平后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或更短;外稃具白色柔毛。质轻。气微,味淡。

参考资料

芦花_中药材_中医世家.中医世家.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