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万春(701年-757年),本名雷震,官名万春,字鸣空,号一元,范阳郡涿县(今涿州市)人,祖籍地鄱阳县,天宝时期的忠臣,儒将。雷万春在抗击安史乱兵时被害。
雷万春自六岁起学习拳术及兵法,后从军投奔张巡麾下。安史之乱时,雷万春立于城上,同敌军对话,面部连中六箭,纹丝不动,使敌军怀疑他是个木刻人。令狐潮打算袭击睢县、宁陵,雷万春率四百骑兵攻击令狐潮,被包围。张巡趁机突围,大破令狐潮部。757年,雷万春随张巡守睢阳区,兵力不到叛军的十分之一,孤军坚守十个月之久,城破后雷万春等二十五名别将遇难。李亨钦封雷万春为瓜尔佳·荣禄都督大夫、忠烈将军。宋徽宗追封其为忠勇侯。
后人为了纪念雷万春,立太尉庙塑像祭祀。后人供奉雷万春为“雷霆驱魔大将军”,台湾民间信仰则封号为“三田都千岁”“雷府千岁”。雷万春的墓碑铭曰“忠勇雷公之墓”。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雷万春生于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707年,他到四十八寨赤松山跟随磨镜老人学习拳术及兵法,磨镜老人赐给他法名叫道阐(四十八寨有碑刻遗迹)。雷万春在四十八寨修习拳术及兵法时间达16年之久,后从军。有志为国效力,但是未逢其时。他与南霁云相识,两人义结金兰。经结义兄长雷海青推荐,投奔真源县令张巡麾下,成为唐武将张巡的偏将。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时,雷万春从张巡守杞县(属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军。敌将令狐潮围雍丘,雷万春立于城上,同令狐潮对话。令狐潮埋伏士兵,连发六箭,击中雷万春面部,雷万春纹丝不动,使敌军怀疑他是一个木刻之人。后来探知,射中的原来是一个活生生的真人雷万春。叛军将领令孤潮禁不住赞美张巡说:“向见雷将军,已知足下军令矣。”
令狐潮在雍丘北部扎营,打算袭击睢县(今河南睢县)、宁陵县(今河南宁陵)。张巡派雷万春率领四百骑兵攻击令狐潮,令狐潮将雷万春包围。张巡趁机突围,大破令狐潮部,令狐潮逃走。
雷万春统兵作战时,不太擅长战略谋划,然而其作战意志坚定,执行命令彻底。至德二载(757年),雷万春随张巡守睢阳(今商丘市)时,兵力不足一万,叛军尹子奇兵力十万。孤军坚守十个月之久,城破时七万人的睢阳只剩下四百多人,雷万春、张巡及其他二十五名别将均惨遭杀害。
李亨感其忠烈,钦封雷万春为瓜尔佳·荣禄都督大夫、忠烈将军。宋徽宗追封其为忠勇侯。
亲属成员
雷万春生有三子,长子名启(雷霆发),次子名行(雷霆俊),小子雷霆进。
人物评价
自唐以来,奉祀雷万春、南霁云的庙宇分布甚广。闽南泉州和晋江、石狮等地,都敬奉双忠王(即雷万春和南霁云),港澳、台湾,东南亚的华人都对忠臣良将世代祀奉。(《钱江晚报》 评)
雷万春的官阶并不算高,何以如此受百姓顶礼膜拜?在传统社会,民间建造庙宇供奉神佛或者历史人物,其目的是让先贤勇击叛逆、捍卫国家的正气彪炳千秋,激励后人,为社会提供榜样;同时也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尚在,成为保佑一方平安之神。这些被供奉的神则多是为国家、为民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或是为地方百姓造福的廉吏贤哲,他们受到百姓的推崇尊敬。从水步的雷公庙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历史不以成败论英雄,公道自在人心。(《新宁杂志》 评)
九陨无身不陨名,言言千载气如生。欲知忠信行蛮貊,过墓谢朗下马行。(宋代诗人范成大 评)
六矢飞穿诧木人,屹然不动勇无伦。极知力尽城将陷,吾亦忘吾有此身。(宋代诗人徐钧 评)
后世纪念
相关戏剧
神话传说
传说雷万春就义后,头部被丹顶鹤含归故里。于是,各地纷纷建起了庙宇,供奉祭祀,上香的群众络绎不绝。民间还有《雷万春打虎》等戏剧、故事流传。
绩溪太尉庙
绩溪太尉庙坐落在绩溪县扬溪镇大石门村,为清代建筑,供奉如来佛祖,两旁分列高达5米的雷万春、南霁云、张巡、许远四太尉。太尉庙为纪念安史之乱中的英雄人物而设,包括雷万春。他们为保障江淮和江南免遭兵燹立下功勋。江南人民感念其功德,民间诸多地方弘扬和祭奠他们的英勇忠烈,立庙塑像尊称为太尉老爷予以祭祀。每逢农历九月十二日,绩溪县石门村家家户户都像端午节一样包粽子吃。这一天就是石门村的村民祀奉雷万春和南霁云的“粽子节”。
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内有为纪念雷万春等将士建造的忠烈祠。
睢阳庙宇
睢阳人民为纪念雷万春等将士多次修庙宇、建聂氏宗祠。
岷县十八位湫神祭典
在岷县民间的十八位湫神中,雷万春排在第九位。岷县民间的祭湫神活动,源于岷县古代的多神崇拜,是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和英雄崇拜的混合体。十八位湫神中有男性10身,女性8身。男神10位均为民族精英,即北宋的宗泽、东汉的庞统、三国的姜维、西汉的朱云、明朝的胡大海、张锦,唐朝的雷万春、李晟,女神8位均为地方神话传说人物。
广东台山市万春雷公庙
为纪念唐朝名将雷万春的丰功伟绩,2005年,雷登伉俪等倡议,集资32万元建此万春雷公庙。另外还刻有《雷万春简历》,做了雷万春等事迹介绍。大殿内,一将军仗剑端坐像,浓眉大眼、红脸长须,一派儒雅之气,与平时所见的古代武将形象不同。两旁偏殿还供奉着财神赵公元帅和金花娘娘。这一带是雷姓聚居地,从前龙母庙偏殿就供奉有雷万春像。后来这里改建成雷公庙,雷万春就成了主神了。每逢传统节日,四乡八里的老百姓都会来祭祀他。
湖南平江雷万春庙
雷万春庙又名万爹庙。在湖南平江县岑川镇水口村境内,内供睢阳烈将雷万春神像。解放前每年要唱戏48本。
江西赣县夏府太尉庙
江西赣县夏府太尉庙活动的节目主要是请神、游神。六月初一凌晨,人们将雷万春和九子娘娘的神像抬入轿中,用红布绑牢,然后,游神活动开始。游神队伍的核心是由十几人抬着的、安置着雷万春和九子娘娘的轿子(九子娘娘的神像比雷万春的神像小得多)。
聂氏宗祠内建有戏台,设在下厅,上厅是安置祖先神台、神牌的地方,雷万春、九子娘娘的神像也供奉在上厅,因而一年一度的庙会,也就成为祖先神与各姓共同信仰的神明友好相处的时期。人们认为,不仅祖先的神灵保佑子孙后代,雷万春、九子娘娘等神明也保佑村里的芸芸众生,并能祛邪驱妖,是村里的福主。把它们供奉在祠堂,与民间同乐,共同观赏六天的戏剧表演,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福祉。在初一至初六的庙会期间,有一条禁忌:采茶戏不能在聂氏宗祠里演出,因其中一些情节较庸俗,若在神灵面前演出,会被认为是亵渎神灵。
送神。六月初七凌晨,祠堂的演出降下帷幕,请神的原班人马又把雷万春和九子娘娘的神像抬入轿内,一路上乐队吹吹打打,又回到太尉庙。此时,演员还要“打八仙”,道士也念祝文并焚化之,人们恭恭敬敬地将这两尊神像安置回原位,至此,历时六天的庙会遂告结束。
太尉庙于20世纪40年代被当地政府拆除。
福建厦门灵惠庙
灵惠庙是历史悠久的古宫庙,位于厦门市海沧区石塘楼山社后石龟山顶。这座宫庙供奉唐代“安史之乱”中殉国的张巡、许远两位“圣侯公”和南霁云、雷万春两位“福侯公”,这四人在历史上因忠君爱国、舍身为民而被奉为神明。
台湾省云林县五条港安西府庙
安西府坐落于云林县台西乡五条港村西北方,入三川殿,仰见“昭忠佑民”匾额,一对八角柱上刻镌楹联“安睢阳千古精忠留史绩,西五港万年烟祀显神灵”,还有一副古联“神钦奉命称千古,地据江河号五条”,正是张(巡)府千岁忠贞爱国和安西府优良地理位置的写照。凌霄宫楹联“凌霄万里至大至高日月昭昭行独运,霄汉几层无声无息乾坤朗朗气自清”、“安良善,攘奸凶,灵昭千古;西吉祥,东降福,泽被四方”。三川殿后有八卦澡井一方,上悬挂“雄烈参天”匾额。正殿神龛古朴“张李莫府千岁”同镇龛中。正殿前复安奉同于睢阳战役中壮烈牺牲的雷万春、南霁云二位将军塑像。
其他祀奉
后世各地祀奉张巡、雷万春的庙宇分布很广,海内外有3000多处。民间供奉雷万春,在雕绘他的神像时,通常会在脸上留下6个黑点,代表当日所中6箭的伤疤。多数雷氏奉雷万春为家神,有的地方称为涂朱爷或赤察龙王。客家人南迁时,把对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的崇拜带到异地。后人供奉雷万春为“雷霆驱魔大将军”。
台湾民间尊奉雷万春为三田都千岁、雷府千岁。海丰岛(今外伞顶洲)王爷殿是台湾颇具特色的庙宇,供奉着骑虎王雷万春,又称武安王、雷抚天尊。菲律宾南洋天地宫佛寺庙中,雷万春是供奉的主神之一。
陵墓
雷万春墓在睢阳区古宋街道老南关社区南,省道207(南环路)可达,地理坐标为北纬34°21'28.9",东经115°36'25.9",墓碑铭曰“忠勇雷公之墓”。墓冢现已不存。
参考资料
一得斋记|“二圣庙”考.今日头条.2025-03-03
石门古戏台和太尉庙.jiximuseum.2025-03-03
纪念唐朝名将的万春雷公庙.台山市人民政府.2025-03-07
刀劈三关.douban.2025-03-03
岷县十八位湫神祭典.cngsda.2025-03-08
岑川镇2018年简介.平江县人民政府.2025-03-08
雷万春:在民间崇祀的神祇之一 .weixin.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