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火山爆发遗迹、神秘幽深的火山熔岩隧洞、遍地覆盖的热带原生植物,还有那些完全用黑灰色的火山岩搭建起来的古村落。这是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的三卿村。
文化
三卿村最显眼的,莫过于矗立在村口的堡楼,楼体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石楼的正面镶着一块石匾,匾上铭刻“安华楼”三个大楷字,旁刻“民国十九庚午岁秋立”和“王政端撰书”。当初村里就是为了防御盗贼流匪,才动员村民捐工捐料捐款,自力更生开凿火山石建起这幢3层高的炮楼。
安华楼的右侧,是一道由火山石砌起的拱门,正面镶嵌其上的门匾上书“豪贤门”三个秀丽的楷字。这是一道建于光绪十一年的村门。王杰说,这是三卿村的内门,村庄之外原来还有一个由火山石堆砌的外门,后来损毁后村民们又筹资用水泥修建起了一个新大门。
火山石炮楼、火山石村门、火山石村道、火山石院墙、火山石房屋……三卿村里,触目所及的建筑、生活、劳动用具,皆用火山石为材料制成。每一块石头,都是万年前火山爆发的见证者。而历经岁月的积累,那些曾经寸草不生的火山石上也长满了青苔,顽强的小草从石缝中探出头来,带来勃勃生机。
风俗
初听“三卿”村名,就能猜到村子应该人才辈出。据村史记载,三卿建村以来,村民们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办私塾建学校,培育后代,文人辈出:清乾隆王必位考中举人;清光绪年间,村人王廷楷考中秀才;中华民国村人王积耀考上黄埔军校……
清代石山地区四大文豪到村里学堂长期讲学,石山地区要考乡试的读书人也必须来三卿村报名。三卿村的浓厚文风,不仅仅见诸于村史,还见诸于那一件件由火山石构筑的器物上。崇贤门旁一个小塔的石碑上书“立塔乐捐碑”,立于光绪三十年,碑上内容载有“文运光昌”四字,可知当时立塔的目的是“文运光昌”,希望村里读书人有出文人名人的运气,借以光大昌盛本村。
三卿村不但崇文,还尚武。王杰说,为安华楼题字的王政端当年到上海市读书时加入了精武门,文武双全。王政端回到海南省后,就在当地开了一个武馆教授武术,希望教会更多人习武强身的同时,还能抵御外敌。从此村里就有了习武的传统。
连片的火山石老屋,有着令人痴迷的充满沧桑色调的石板道、石墙、古树,以及各种奇特的火山石用具,让三卿村显得古韵悠悠,恬静古朴。三卿村不但古朴幽静,还有三“特”——长寿的老人、长不大的树和“长大”的石头。
三卿村的第二“特”在安华楼后侧的楼顶上。那里长有一株高不到一米,仅有3片叶子的小树。据村里的老人回忆,这棵小树已有80多岁了。日军侵琼时期曾在石山地区扫荡,三卿村的安华楼做为防御性工事遭到机关枪扫射,楼顶的一个葫芦装饰被打掉。一年后,村民发现掉了装饰物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小树。“听我爷爷说,几十年了,那棵树就一直那么高,一直就只有3片叶子。”王杰说。
三卿村的第三“特”是一大块“长”在田里的火山石。这是一块火山喷发时滚到三卿村附近的石头。据村里老人说,这块火山石是慢慢“长大”的。村民关于石头变大的说法无从考证,但是,记者能感受到,这其中蕴含着三卿村村民希望日子越过越好的美好愿望。
参考资料
探访海口三卿村:石世界里读史品文_古村老街_古村老街_海口网.-.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