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是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满子,主要讲述了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中国爱情小说的发展史略。作者教授中国文学史多年,而主要从事明清小说的研究。在本书当中,作者勾勒出中国爱情小说由唐朝以来的发展概貌,指出中国精神恋爱缺席的事实,也就为从两性关系把握中国爱情小说提供了学术合理性支持。本书从它自身独特的角度出发,揭开了中国社会文化史的本来面目,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直至中国人的性格。同时,更从各方面涉及中国的小说美学,以及艺术表现上的民族性格问题。

作品目录

导言 爱情与爱情小说

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同性恋与精神恋爱――

爱情小说是社会爱情观念和行为的艺术解释

第一章

中国小说前史时期的爱情故事

一 小说前史这一概念的涵义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小说概念――西方叙事文学的

渊源和中国上古神话之寥落――古代中国叙事文学

艺术经验的积累――唐朝始有叙事文学最高形式的

小说

二 中国的文化格局和男女关系格局

儒家礼教是宗法社会男女关系的轨范――婚姻吞没

了爱情――丘比特之箭与月下老人的赤绳――伦常

义务为“污秽的”性行为遮羞――以广行子闹的名义

纵欲――这种男女关系格局下的爱情文学

三 帝王后妃的悲欢和宫廷艳史

宫廷艳史的广传――刘彻陈阿娇故事――汉武帝

李夫人故事――王昭君故事――赵飞燕姊妹故事――

甄后故事――《宫人草》

四 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

下层社会爱情被剥夺――朴父故事――望夫石――

韩凭故事――《羽林郎》和《艳歌罗敷行》――绿

珠故事和翔风故事――《孔雀东南飞》――邓元义

妻故事――宗法制下失去夫妻名分也剥夺了亲子之

五 对人间罕有的爱情的艳羡和歌赞

爱情因稀有而获得珍视一秦弄玉故事一西施

事一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一韩寿偷香故事――

荀派故事――买粉儿故事

六 无情世界的幻想的有情补偿

爱情饥渴寄情于幻想――神人恋爱型――人鬼恋爱

型――梦魂相恋型――情人复活型――人与异物相

恋型――对好色者的嘲谑

七 唐前爱情故事对后世爱情小说的影响

文化发展的遗传学规律――唐以后小说灵感的泉源

――题材类型的继承性――文学记忆的接受效应

――文体和表现方法

第二章

唐朝的爱情小说

一 唐人小说和唐人的爱情小说

唐代产生小说的根据与条件――爱情小说是唐人小

说的大宗和主流――爱情小说密接现实――超人间

爱情小说中现实关系的浓郁投影――作家对女性的

尊重和肯定――爱情小说对社会的抨击和抗议――

历史的和美学的成就

二 中国开创性的爱情小说杰作――《游仙窟

中国第一篇爱情小说――《游仙窟》情节梗概――

张族的“酒神性格”――士大夫游冶生活的写真及其

社会意义――色情描写――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风习

――表现方法

三 突破中国传统格局的爱情一《任氏传

《任氏传》情节梗概――三角恋爱模式――克制了

肉欲的精神恋爱――女主角的人格力量和小说的美

学价值

四 爱情中的男子负心型一《霍小玉传》和《鸳鸯传》

负心型小说的开山――《霍小玉传》情节梗概――

社会性悲剧和霍小玉的悲剧中的悲剧一《鸳鸯

传》作者元稹的人格一女子纯真爱情被糟蹋的深

刻悲剧意义

五 乱世男女和风尘知己――《柳氏传》和《柳毅传

二柳故事的异同――《柳氏传》情节梗概――中国

女性的命运――忠于爱情的美好情操的肯定――

《柳毅传》情节梗概――作为人生取向和爱情取向

标准的道德观――二柳故事的真价值

六 娼妓和爱情

中国娼妓爱情小说特多的原因――《李娃传》情节

梗概――唐朝妓院风习带有爱情色彩――门阀制度

下男女关系的悲喜剧

七 唐代爱情小说在后世的命运

唐代其他爱情小说名著――唐代爱情小说对后代爱

情文学和爱情生活的影响――后代改编唐人小说的

劣化趋势――多数爱情小说格调降低的原因

第三章

唐以后爱情主题的短篇小说

一 文人小说与市民小说

文人小说的衰落和市民小说的兴起――创作主体的

差别――创作动机和目的的不同――观点、感情态

度以及审美趣味的差异――文体和表现方法的不同

――市民短篇小说的几个特征

二 对统治者扼杀人性的嘲弄和不义者弃信背义的谴责

一个宫嫔的偷情案――《勘靴儿》情节梗概――性

饥渴使皇帝戴上绿头巾――道学家丑态的揭露――

超过了负心型小说的对背约者的谴责――《杨思温

燕山逢故人》情节梗概――女人守节问题

三 美满姻缘的祝福

愿有情人都成眷属――美满结合的标准――《钱秀

才错占凤凰传》情节梗概――两篇交换婚配的小说

――小说中竟用装扮异性的情节的契机――郎才女

貌战胜门当户对

四 生死恋

爱情悲剧的承担者多数是女性――悲剧诉之于超人

间现象――《碾玉观音》情节梗概――爱情超越生

命――性格悲剧――像蛇一样缠住对象的生死以之

的爱情

五 市民的婚外恋

市民小说中婚外恋的对象的转移――商人婚外恋频

繁的社会原因――《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情节梗概

――性爱调动了心灵因素――市民的道德观

六 妓女的爱情

作家投给妓女以同情――以一个喜剧和一个悲剧为

例――《卖油郎独占花魁》情节梗概――女主角的

人性回归――《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情节梗概――

爱情和人生之梦的破灭――污池中挺生的爱情之花

的可贵

七 禁欲主义的破产

言情小说和色情小说――色情小说是禁欲主义的反

拨――僧道女尼之作为色情小说对象――寺院丑史

的三种类型――两个红莲的故事――禁欲主义的破

八 两位短篇小说最后的大师的爱情小说

结合文人小说和市民小说的蒲松龄――《阿绣》情

节梗概――爱情小说的象征意义和哲理化――李渔

的爱情小说――《合影楼》情节梗概――寓言式的

浅表象征――李渔的成就及其限度

第四章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一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的上源――由讲史发展而成的长篇小

说――历史小说的时空跨度对人物刻画的限制――

爱情小说必须缩短焦距――人情小说之出现

二 《金瓶梅》的性描写

《金瓶梅》是时代苦闷的宣泄――产生小说的社会

机制――社会批判说――将丑引入美学世界说一

性描写审美价值三条件――小说与人物的感情取向

吻合――爱情小说的反义参照系

三 《金瓶梅》提供的求偶标准

男女关系的生理条件――《金瓶梅》中男人和女人

的性心理――女人的修饰突出性感――丑化为美的

契机――文化上的新动向

四 才子佳人小说

《金瓶梅》激起的三种小说现象――才子佳人小说

的要旨――小说模式――小文人的幻想补偿――作

者的软弱性――作者、读者间审美情趣的不良反馈

――文体和文风

五《红楼梦》的爱情和美学机制

醒世姻缘传》――《红楼梦》扬弃了《风月宝

鉴》――《红楼梦》中的爱情现象――曹雪芹美学

思想之升腾

六《红楼梦》的爱情观

现代化的爱情观――志趣契合是爱情的基础――诉

之于心灵的爱情――平等人格的爱情――时代不能

容许的悲剧爱情――爱情与肉欲的对立――爱情体

验与心理刻画

七《红楼梦》旋风及其遗泽

后来爱情小说灵感的渊�――《红楼梦》的人类文

化学性质――大批续书的文化反动作用――爱情视

野的开拓和言情小说方向的确立一爱情小说的范

本――《红楼梦》与中国人的爱情生活

第五章

《红楼梦》以后的爱情小说

一 退潮期的中国小说

《红楼梦》宣告老调子已经唱完――开拓小说新的

误区――不再有严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可怜的

时代――对伦常礼教的小小反叛――和才子佳人小

说的比较

二 长久被冷落的一颗明珠

一本自传体的纪实小说――《浮生六记》和《红楼

梦》命运的偶合――婚后爱情的标本――《浮生六

记》梗概――中下层男女的普遍悲剧――《浮生

记》在小说艺术上的两大贡献

三 中国式的同性恋

中国历史上的同性恋现象――《品花宝鉴》的尝试

――小说评价同性爱的标准――肯定同性恋双方的

心灵契合――作者未曾理解的意义――同性恋的心

理机制――中国式同性恋是男子婚外恋的畸形补充

四 摹拟淑女的妓女爱情

妓院中去求风尘知己――末世才人的虚弱心声――

花月痕》的色空观――将妓女化妆成为佳人――

《青楼梦》的作者心态――人物性格和环境之改造

――剿袭《红楼梦》的痕迹――礼教牢笼下的孱弱

心态

五 狭邪小说和谴责小说的合流

海上花列传》的文心――妓女的职业意识和爱情

意识――常态中的变态――妓院中的爱情体验――

狭邪小说至此而斩――《海上花》的叙述结构――

以方言入小说

六 传统爱情小说的余波

传统爱情时代的结束――旧小说余脉的绵延趋向

――新型小说和旧小说余脉的基本区别――这一余

脉三个发展阶段的代表――徐枕亚的哀情小说《玉

梨魂》――张恨水的小说――西风派――鸳鸯蝴蝶派

和西凤派的结合――张爱玲是两派结合的艺术巅峰

余论 现当代爱情小说概述

新个小说与西方小说――现当代爱情小说继承了古

代爱怕小说的优秀传统――《伤逝》――觉醒后的

苦恼与彷徨――爱情故事引入社会斗争――《饥饿

的郭素娥》――禁之后的苏醒――《爱,是不能

忘记的》――中国古今爱情小说的代表作品系列

参考资料

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豆瓣读书.201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