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石主产于台湾省南投县埔里镇浊水溪的矿石,因其石面多生有状似飞龙的皱褶石纹而得名。该石内含铜等金属矿物,经加工后金属矿质部分闪亮耀眼,具有较好的收藏观赏价值。
基本介绍
龙纹石(Dragon Bone 岩石)乃台湾特有矿产,其原石颜色以青铜色居多,主要因为内含丰富的铜矿物,以及各种各样的矿物质。经过长年风化氧化则产生青铜器特有的青铜色。
使用领域
室内墙面、台面板、室外墙面、室外地面 | Indoor metope, stage face plate, Outdoor metope, ground outdoor
主要产地
龙纹石的产地,台湾,因为地处于太平洋火山带上,在过去的历史中,常有地热运动和火山运动。地热运动带给台湾土地板块经过高热高压的推挤,多样的矿石也由此而生。例如:花莲县特有的大理石、猫眼石,也是其中一例。当地热运动造成的推挤转为造山运动时,原矿脉由地底深层随着造山运动被翻推而出,随着地层持续被推升,而转为蕴藏在台湾当今的高山上,也就是台湾今天的主要山群,“中央山脉”。
石质特点
龙纹石的特点就是金、玉、石与共。石质的部分经琢磨后,可产生出,深绿,棕红,深橙的美丽色泽。金属的部分经琢磨后,可产生出钛银,金铜等色。玉质的部分经琢磨后,可产生出翠绿,乳白、琥珀等色。因为金属在经过琢磨后,可展现不同的金属线条与石玉镶嵌,闪闪发亮,故称龙纹。纹石之名,乃来自于此。龙纹石的平均硬度比石英﹝莫氏硬度表,指数7﹞还小,约5.5-6,与玻璃的硬度差不多,人类指甲的硬度为2.5。
龙纹石大可重至以吨计算,经过专家随纹路打磨抛光后,可站立摆设如同雕像,常见于饭店的大厅,以用来展现其雄伟。龙纹石小可轻至以克计算,经过珠宝家设计穿洞后,可加工制造成为项链或首饰穿带,带给人古典高尚稳重的气质。
小龙纹石最为抢手的种类,乃是经过岁月的冲刷,经由多方撞击,滚落到河床上的圆形卵石。圆形石不仅打磨容易,带起来也简单大方,是珠宝商的抢手货。
石头采集
龙纹石可在台湾的浊水溪和荖浓溪河床找到,主要都是随着水流的冲刷,从高山上被带下来。西元一九九九年,台湾经历惨痛的“921大地震”后,矿脉断裂,原石更是难以取得。龙纹石在台湾并无特别的大量开采,主要原因是矿藏有限,并且取得不易。采石者通常需在溪床上来回仔细翻找,有时一天的光景下来,尚不得一颗龙纹石。再者,因为地震的关系,矿脉断裂后,原石出现的机会大幅减少。有两种增加原石采集的量数,第一种是采石者必须翻山越岭进入高山的深山里,寻找断裂的矿脉源头。搜寻日可从数天到数星期,甚至在深山中搜寻后,仍难寻其矿源。第二种采集法是在台风天过后,大量溪水从高山快速冲刷而下,带来也滚下新的龙纹石原矿。然而,因为台风过后,溪水暴涨,山洪爆发的危险随时可置采石者于死地,其价值也更显不斐。
参考资料
台 湾.中国台湾网.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