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雪莲》是杜文娟所写的文学作品,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小说描述了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四代内地人在青藏高原的工作生活情感,与藏民族藏文化的交融与碰撞。2019年11月18日,《红雪莲》获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创作背景
杜文娟的《红雪莲》中文单行本从创作到出版历时六年时间,共计39.5万字。为了创作需要,杜文娟十次进藏,四次抵达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阿里地区,两次游历羌塘无人区及珠峰大本营,与之年的“老西藏”、援藏干部、援藏医生等人深入交往,采访多位藏学专家和学者,查阅大量历史文献,用细腻饱满的笔触书写了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深情厚谊。
内容简介
小说以作者十多年间数次进藏的所见所闻为素材,以藏区人文地理风貌为背景,以羌塘高原无人区为人物展演舞台,刻画了几代援藏人在西藏自治区的工作生活,与藏民族藏文化的碰撞交融,
《红雪莲》的诸多个体形象都让人印象深刻。如与秦姨在收容站相互搀扶的离休医生老白,是建国初期较早一批援藏医务工作者,既是当年柳渡江进藏的旅伴,也是老秦的患难战友。世间大爱的人道情怀,使老白和秦姨在简陋收容站里,收留的犯人、病人、旅人和临终者不计其数,让他们在收容站获得身体安顿和心灵慰藉。如冀苗苗的曾祖父是解放阿里的烈士,父母和祖父为寻找先祖遗骨先后死于青藏高原。而冀苗苗父母生命最后时刻正是在收容所度过,身心都得到慰藉。作品所呈现的地域来看,杜文娟在努力超越女性写作西藏自治区题材的同时,对笔下人物或多或少赋予了操守、气节、人格的价值所在。
作品评价
《红雪莲》称得上是一部60年援藏史,一部汉藏友谊史,也是一部人性之书、悲悯之书、命运之书,更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兼具的长篇力作。小说发表时,得到了著名评论家及作家李敬泽、阿来、刘醒龙、贾平凹等大家的联袂推荐。发表之后,邱华栋、王春林、李云雷、陈华文等国内一线评论家纷纷撰文,给予褒扬和评介,认为这是一部描写重大历史题材,有责任有担当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邱华栋评《红雪莲》以《上帝眷顾的地方》为题,邱文用浪漫题目自有其意,而从严酷的地理自然环境说,西藏自治区也可谓“上帝遗忘的地方”,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到已经不适合人的生存。
获得荣誉
2018年11月,杜文娟的《红雪莲》获全国知名杂志《红豆》2017—2018双年度奖。2019年11月18日,杜文娟的《红雪莲》获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此外,该书还获得了陕西省五一文艺奖、国家电网文学评比小说奖等奖项。陕西新闻广播《空中书苑》栏目录制完成了48集长篇小说连播,于2020年4月16日开播。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道于2019年开始藏语长篇连播。
作者简介
杜文娟,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百优人才,三秦优秀文化女性。著有长篇小说《红雪莲》《走向珠穆朗玛》,长篇纪实文学《阿里阿里》《岩兰花开》等。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市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及《红豆》双年度奖,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西藏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合集),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等。
目录
001 热血青年
011 东江冰舌
022 星 星
040 小镇式恋爱
050 班公柳
062 水芹
081 鹰 笛
093 北方别
105 驮 羊
133 美人靠
145 醉马草
165 绿道菩提
183 遇 见
200 原机返回
208 懵懂时代
228 她已飞
241 尼洋河
251 雾林带
265 峡谷电站
278 泥石流
288 溜索
303 度 母
314 淘金说
329 石锅宴
345 秦 姨
359 红雪莲
378 大胡子
389 赎 罪
406 追 寻
423 新 生
439 后记:牧草样的生命
参考资料
红雪莲.豆瓣读书.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