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树蛙(学名:Litoria ewingii),又名树栖蛙、哨声树蛙或尤因树蛙,是雨蛙科雨滨蛙属下的一种,原生于澳大利亚南部,包括维多利亚州南部、南澳大利亚州东部、新南威尔士州南部以及塔斯马尼亚州。棕树蛙栖息于海拔较低的开阔草地或森林区,全年均可繁殖,产卵期在夏末雨后,每卵块内含10-15颗卵。此外,棕树蛙已被引入到新西兰,在那里可能会很常见。

科 名

:雨蛙科

学 名:Litoria ewingii

属 名:Litoria

食  性:

分  布:澳大利亚,新西兰。

形态特征:体长35mm的小型雨蛙。最大可超过40mm。曾于澳大利亚南部发现约32000年前的化石。

生活环境

跟很多其他蛙类相比,棕树蛙属于适应能力极强的蛙类,即便人们现在只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现了它们的身影,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却可以在各种地方生活,森林、草原、甚至高山上都有它们的容身之地。因此,在给棕树蛙布置环境时,饲主可以不用太过担心环境对它们生活的影响。当然不是说它们的适应能力较强就完全不需要给它们布置蛙缸,适合的环境条件可以让它们生活得更好。首先,饲主需要注意棕树蛙水域设置的问题。虽然棕树蛙连在半干旱地区都能存活,但想要让它们健康地成长,水域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以在蛙缸底部给棕树蛙做一个水塘,水塘里的水要及时更换,保证水质的清新。其次,植物的设置也是饲主必须做的事情之一。植物在给棕树蛙提供了躲避的地方的同时,也让攀爬成为一种可能。当蛙缸中的植物死亡时,饲主也要及时清除,并换上新的植物。不过因为饲养植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饲主也可以通过想想是否有取代物可以替代植物。此外,饲主还要注意底材的选择问题。一般说来,在布置蛙缸时,越接近动物原生态环境就越好,但棕树蛙在自然状态下是在泥土中生活的,如果用泥土作为底材来布置环境,那么养护起来会比较麻烦,因为粪便和尿液在泥土中比较难于清理,所以饲主最好不要使用泥土做底材。

喂食要求

棕树蛙在自然环境中的食物很多,小昆虫等只要从它们眼前飞过,它们绝对不会放过。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由于饲主可能无法饲养一些活体食物(如小昆虫等),因此只能给它们吃特制的蛙粮,但长期只吃蛙粮对棕树蛙来说并不是特别好,饲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给它们吃一些活体食物。有很多饲主会自己捕捉一些昆虫等给棕树蛙做食物,不过由于捕捉数量有限,而且有的时候可能饲主甚至无法捕捉到合适的昆虫,所以让棕树蛙吃一顿自然的晚餐似乎那么遥不可及。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饲主会给蛙尝试吃一些黄粉虫。面包虫蛋白质含量高,也易于饲养,所以可以定期供应。在其他一些蛙类也会吃面包虫的情况下,饲主便开始了面包虫喂养之路。但是面包虫的皮比较难消化,所以有人建议饲主在给蛙喂食时选用刚蜕皮的面包虫,并且不长期给蛙喂食面包虫。此外,还有的饲主会在给蛙喂食前,在活体食物上粘上营养粉等。需要注意的是,跟其他动物一样,蛙的营养需求也有度的限制,如果过度供应,非但不会给它们带来好处,反而可能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等。

护理知识

跟某些会变色的蛙类不同,棕树蛙通常会一直保持棕褐色的体色,只有特定地区的一些个体身体才会变绿,而且这些身体会变色的棕树蛙不全是身体完全变绿,也有不少棕树蛙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会变成绿色。所以在饲养棕树蛙的时候,饲主不要以为它们不会变色就怀疑它们出现了异常,也不要因为它们的身体部分变绿而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棕树蛙是一种全年均处于繁殖期的动物,因此饲主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见到蛙卵。在春、秋、冬三季,棕树蛙虽然会产卵,但数量不多。而夏季是棕树蛙的繁殖高峰期,它们的繁殖行为更为明显,在草丛根部等地可发现很多的蛙卵。雄蛙当然也不会闲着,它们会在各种水源处发出如口哨般的叫声,以吸引雌蛙的注意。在饲养棕树蛙前,饲主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条件是否适合饲养这样一种蛙,你要想的问题主要有:棕树蛙雄蛙一年四季的鸣叫是不是会影响你的生活、它们需要足够的空间活动、你得有食物来源、清理蛙缸及其他一些琐事不那么简单等等。如果确定自己可以饲养棕树蛙,再考虑如何获得棕树蛙的问题等。总的来说,不管是养哪种动物,都需要饲主在饲养前做好准备工作、饲养时做好养护工作等。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饲主还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意外状况的出现等。

参考资料

http://www.boqii.com/article/11828HTML

http://www.boqii.com/article/11830.html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