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中国大陆形影相随》是由嵇少丞所著,于200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该书探讨了地震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基本信息
作者:嵇少丞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5-1
字数:184000
版次:1
页数:200
开本:16开
I S B N :9787030245014
定价:¥29.00
编辑推荐
想知道您或您的亲人居住的城市是否位于地震活动断裂带上吗?
想知道哪些地方历史上曾经或今后还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吗?
地质学家从独特的视角帮助您解读中国地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狗。汶川大地震不是中国的第一场地震,更不是中国的最后一场地震。地震是我们人类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此书让您更多地、科学地、理性地认识地震,了解中国地震的分布特征和成因,了解如何预防地震、抵抗地震,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生命。
内容简介
汶川地震不是中国的第一场地震,更不是中国的最后一场地震。地震是地球村的一员,是我们人类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本书是作者实地考察汶川大地震灾区后撰写的科普力作,其目的是让广大读者更多地、科学地、理性地认识地震,了解中国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了解如何预防地震、抵抗地震,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生命,尤其强调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书可供任何对地震感兴趣的人、任何想知道他或他的亲人居住的地方是否位于地震活动断裂带上的人、任何想知道中国哪些地方历史上曾经或今后还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人阅读。
作者简介
嵇少丞,男,盐城市人,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流变学、岩石物理、构造地质学和大陆动力学等。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之后师从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张文佑院士和钟大院士读研究生。
1983年赴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在A.Nicolas教授和D.Mainprice教授的构造物理实验室里留学,1987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并获法国科技部最佳博士论文奖和中国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学会第二届“侯德封”奖。
图书目录
1.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哪?
2.都是地震惹的祸
3.地震如何杀人?
4.公共建筑的抗震设防尤为重要
5.抗震设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8.地震是地球村的一员
9.逃逸的亚洲大陆
10.中国地震分布特征
11.拉萨市地块
12.鲜水河一小江断裂带
13.滇西地震区
14.龙门山断裂带
17.天山断裂带
18.阿尔泰共和国断裂带
19.鄂尔多斯市地块周边断陷系
20.张家口市一渤海断裂带
21.结束语:中国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