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鲜水河

鲜水河

鲜水河,古称鲜水、州江,为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的最大支流,上源有二:泥曲(太阳河)、达曲(月亮河),一般以较长的泥曲为正源。源于青海省达日县(一说色达县北缘)巴颜喀拉山脉南麓,称泥曲(泥柯河),流入四川省色达县境,经甘孜藏族自治州,在炉霍县与南源达曲汇合后称鲜水河。再南流经道孚县雅江县以北27公里的两河口处汇入雅砻江。全长680公里,面积19360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河口流量202立方米/秒,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11万千瓦。地处横断山区,流域狭窄,除达曲支流外,其它全部为短小的支沟,分布于主河两侧。鲜水河流域上游为广阔的高原平坝,沼泽发育,下游河谷下切,峡谷高深。河流含沙量低,属少沙河流。流域内水力资源蕴藏量119.6万千瓦。中下游地区,建有不少引水工程及水电工程,流域内水资源得到一定的利用。上游青海达日县也规划有一些水电工程项目。

鲜水河概况

鲜水河在道孚县以上流经高原,其中炉霍县以上河谷宽阔,阶地发育;炉霍至道孚段,河流迂回曲折,多支汊及心滩,河床宽缓,阶地发育;道孚以下,河流深切,岸坡陡峻,岩崩剧烈,泥石流发育。其主要支流有达曲河、得格河、拉日玛沟、甲斯孔沟,构成不对称的羽状水系。在尼曲炉霍上游1公里、鲜水河道孚上游10公里分别设有朱巴、道孚水文站。

鲜水河流域在色达县境流经丘原,海拔一般为4400~4900米,河谷宽浅,一级阶地发育,形成广阔的高原平坝,河道中多支汊、心滩,迂回曲折,水流排泄不畅,沼泽发育,尤以泥曲上段为甚。往南河流逐渐下切,在炉霍县境下切较深,岭谷高差达1500米,东北各支流则切割较浅,沿河两岸有宽展的平坝区道孚县以下河流继续下切,河谷时宽时窄,河谷平坝呈串珠状分布,峡谷河段,谷坡30~50°,沿河多见岩屑移动,岩块崩塌,坡麓断续出现倒石锥和泥石流堆积物。

保护利用规划

鲜水河为雅砻江左岸集水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于四川雅江县呷拉乡注入雅砻江。干流总长556.7km,天然落差2120m,流域面积19338km,多年平均流量202m/s,理论蕴藏量1224.3MW。鲜水河流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上游为丘状高原地形;中下游左岸主要为高山原地形。根据鲜水河的河流特点,确定鲜水河的主要开发任务为水力发电,兼顾供水、灌溉、防洪,以及生态保护等。

根据河流形态及资源分布情况,考虑雅砻江干流下游两河口水库的回水影响,推荐采用“一库十二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48.2MW,自上而下依次为:下娃、卡娘、关门梁、朱巴、七湾、秀螺海、瓦达、炉霍鲜水河、崩龙、大览村、孟拖、牙村。

流域城镇均分布在河谷地区,以溪沟为水源,通过扩建道孚县城秋日沟取水工程和炉霍县城供水水源工程即可满足用水需求;通过兴建一批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根据《南水北调西线引水规划报告》,规划从鲜水河流域调水14.5亿m,其中从达曲阿安水库调水7.0亿m,泥曲仁达水库调水7.5亿m。

流域耕地主要分布河谷两岸,重点发展小型引水工程。牧草地主要位于支流及干流的源头地区,采用蓄、引、提与地下水利用结合的方式解决灌溉问题。规划2030年新增耕地有效灌面3.7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1万亩,耕地有效灌溉率达到64%,耕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到120%左右;新增草场灌溉面积12.2万亩,草场灌溉面积达到14.4万亩,草场有效灌溉率达到7%左右。

鲜水河防洪以堤防建设为主,兼顾水土流失治理、山地灾害治理和护岸工程建设。规划新建堤防50.19km,护岸工程13km,炉霍县道孚县县城堤防为30年一遇,其他堤防为20年一遇。

水文特征

鲜水河流域,气候上源一带长冬无夏,其余多为冬寒夏暖。干湿季分明,降水多集中于6~9月,部分地区5月降水亦多。流域内除河口一带平均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外,其余各地大多在600毫米左右,其中雨季可占全年总量70%以上,甚至可达90%。河流平均年径流量4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40立方米/秒(道孚站)。受地下径流和沼泽调节,径流在年内的分配相对均匀。

据鲜水河道孚水文站29年资料分析,代表年径流的年内分配差异较小,年径流变差系数0.20,最大年平均流量210立方米/秒(1965年)为最小平均流量91.8立方米/秒(1973年)的2.3倍。近百年来,鲜水河发生过10余次洪水。其中1904年最大,道孚洪峰1450立方米/秒;其次是1922和1938年,洪峰分别为1120和1040立方米/秒;1899、1923、1924、1933、1942、1943、1957、1965、1979、1982等年也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洪水。29年中,实测最大流量931立方米/秒(1970年7月18日),最小流量18.5立方米/秒(1973年12月31日),最大水位变幅2.91米。河流每立方米水中含沙0.25公斤,属少沙河流。流域内水力资源蕴藏量119.6万千瓦。其中四川省境内116.7万千瓦。

主要支流

鲜水河的主要支流包括达曲、罗柯河、阿拉沟、甲斯孔河、拉日马沟、康都沟、甲色柒卡、柳日河、木茹河、拉曲、勒咀博沟、扎拖河等,形成不对称羽状水系。这些支流的流域面积、流长、落差和年平均流量各不相同,为鲜水河流域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治理开发

鲜水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主要包括灌溉和发电两大方面。灌溉工程如充古引水工程、吉绒引水工程、格色引水工程、吾都引水工程、龙普水渠、亚罗甲水渠、布日窝水渠等,通过引水渠道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和产量。发电工程如城区电站、充古电站、卡莎湖电站、秀罗海电站、沾洛桥电站、鲜水河电站等,利用水力资源进行电力生产,为当地居民和工业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水路运输

鲜水河及其支流在历史上曾被用于木材的漂运,尤其是道孚县群众利用河水漂运建房用木料、烧柴。雅砻江木材水运局道孚水运管理处成立后,担负了部分木材漂送到渡口的水运任务,利用鲜水河189公里地段进行木材的流送。

参考资料

鲜水河.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9-04